中國書畫市場四大趨勢
中國書畫市場四大趨勢
中國書畫市場四大趨勢
自藝術(shù)品拍賣在我國興起后,名家字畫一直是藝術(shù)市場上的寵兒,每每有精品亮相,勢必會吸引海內(nèi)外眾多藏家的追捧,有的藏家甚至在拍賣場上不惜巨資予以收購,像2004年翰海春季藝術(shù)晶拍賣會上,南京天地集團買家原準備3千萬—4千萬元的資金收購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結(jié)果,競投時,各路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后南京天地集團以6930萬元的天價將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收入囊中,此價不僅創(chuàng)造了陸氏作品最高價,而且創(chuàng)造了中國書畫的天價,縱觀近幾年名家作品行情走勢,可謂精彩紛呈,并呈現(xiàn)以下四大趨勢。
一、中國大師級的作品價格會直逼西方:大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nèi)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上一般拍品估價在百萬元以上就被列入:重量級拍品的范疇,而超過千萬元成交的實:屬罕見,尤其是國內(nèi)市場上突破千萬元更是:鳳毛麟角,屈指數(shù)來也只有1995年翰海上拍;的北宋張先的《十詠圖》以1980萬元成交;1997年嘉德拍賣的傅抱石《麗人行》成交價:為1078萬元。然而,步入21世紀后,中國書畫超過千萬元的大幅增加,特別是2004年后,’海內(nèi)外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上共有40多件古今字畫越過千萬元大關(guān),其中超過3千萬元大關(guān)有7件,中國繪畫作品最高價為張大干的巨幅力作《江山萬里圖》,這幅罕見的巨幅潑墨潑彩山水長卷,長為34.56米,高為1米。畫面上峰巒疊嶂,河流蜿蜒;用彩恣肆汪洋,著墨暢酣淋漓,處處展現(xiàn)了大師的匠心。卷首是著名畫家傅抱石的題款:氣勢宏偉,妙趣天成;卷末是著名鑒定家徐邦達先生的長跋。當這幅《江山萬里圖》中邦國際拍賣會上亮相時,以8030萬元拍出;緊跟其后為現(xiàn)代海派名家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成交價為6930萬元;中國書法作品最高價為元鮮于樞的《草書石鼓歌》,成交價4600萬元。前不久,倫敦克里斯蒂曾推出一批畢加索的作品,大多為其一般作品,平均每幅估價在100多萬英鎊,若以100萬英鎊計,折合人民幣1500萬元左右。目前,中國畫大師的頂級精品最多也就在這個水平上,也就是說,中國大師最好的作品至多與畢加索一般作品的價位相仿。所以,中西方大師目前還不能同工同酬,但隨著中國藝術(shù)市場的發(fā)展,中西方大師作品價格會逐漸拉近。其中張大干、傅抱石、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黃賓虹、李可染、陸儼少、潘天壽等最有望率先挑戰(zhàn)西方大師。
二、名家書畫作品短線炒作將逐漸轉(zhuǎn)向中長線投資。縱觀近幾年名家作品炒作一浪高過一浪,并呈現(xiàn)三種態(tài)勢:一是名家連續(xù)幾年迭創(chuàng)新高。如在世著名畫家吳冠中,2003年他的精心之作《三峽之歌》在上海崇源拍賣會上以605萬元拍出;2004年他的《荷塘小鴨》被榮寶拍至660萬元;2005年他的巨幅《黃土高原》被榮寶拍至1870萬元。二是一年內(nèi)二度刷新自己作品市場記錄。這類書畫家在火暴的市場上也較多。民國時期京派領(lǐng)袖金城的作品在2004年國內(nèi)拍賣場曾二次打破自己的市場最高記錄。第一次為朵云軒拍賣會上,金城的力作《訪友圖》估價僅7萬—9萬元,結(jié)果出入意料地以72.6萬元成交;而后其精心之作《江南春》手卷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99萬元拍出,再一次打破了自己作品的最高價。三是在同場拍賣會上迭創(chuàng)新高。以2005年春季榮寶拍賣會上為例,金陵四大家之首錢松巖先生,先是其巨幅《松柏長春》被拍至104.5萬元,而后另一幅《井岡山龍源》更是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并以203.5萬元成交,整整將前一幅作品提高了100萬元,并兩度創(chuàng)造錢松巖作品市場最高價。類似一場拍賣兩度刷新市場記錄的在九十年代拍賣場上是極為少見的。更讓人驚奇的是:一件拍品一年內(nèi)幾次上拍司空見慣,比如賴少其的《云壑松風》在上海敬華以9.68萬元成交,時隔2個月,該作又在廣州嘉德獲價16.5萬元,一轉(zhuǎn)手凈賺5萬元。隨著字畫價格大幅攀升,未來有整理、回落、消化的要求,一旦這種情況出現(xiàn),字畫短線炒作將逐漸轉(zhuǎn)向中長線投資。
三、名家書畫精晶將越來越少,市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眾所周知,我國字畫市場歷來有“只要東西好,不怕賣不掉;只要東西好,不怕賣不高”的說法。眼下,隨著我國藝術(shù)市場的迅猛發(fā)展和藏家鑒賞水平的大大提高,買家追捧精品越來越多,致使字畫市場上出現(xiàn)了藝術(shù)精晶越來越俏的態(tài)勢。尤其是2005年以來,各大藝術(shù)品拍賣公司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有的已不滿足于國內(nèi)藏家的拍品,奔赴香港、臺灣和東南亞,有的遠涉重洋到美國,還有的到日本、西歐國家覓寶,使得我國藝術(shù)晶拍賣爭妍斗奇、精彩紛呈。與此同時,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也在全球?qū)ひ捤囆g(shù)精品。從蘇富比春季成交的拍品看,世人矚目的名家字畫不少,如中國嘉德推出的潘天壽精心之作《鷹石山花之圖》,估價500萬-700萬元,上拍后極受藏家追捧,以1171.5萬元成交,使潘天壽作品首次突出千萬元大關(guān),有專家認為潘天壽有望繼陸儼少后又一個被炒作的大名家。在北京榮寶拍賣會上,吳冠中的作品格外引入注目,其中有兩件精心之作拍出了相當理想的價位,一件是《黃土高原》被拍至1870萬元;另一件為《誤人嶗山》被拍至770萬元,應該講,名家精品迭創(chuàng)新高有諸多因素造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現(xiàn)在市場上的精品越來越難覓,其原因是一方面精品不可再生,市場上賣一件少一件;另一方面名家精品的存量十分有限,記得海派名家沈子丞曾經(jīng)說:“畫豈能幅幅皆精妙乎?植選者不過十取二三”。“我畫的作品,往往10件中有一件尚可”。因為應酬畫和商品畫,乃“奉命”而作,不是發(fā)乎情感,要好就難了。還有,一般藏家吃進名家精品后往往被鎖定,沒有特殊的情況是不會被拋出的。因此,未來名家精品資源將越來越短缺,同時,精品的市場價格有望在海內(nèi)外市場一路看漲。
四、當代書畫家作品價格將重新洗牌。近幾年,中國當代名家的作品極受藝術(shù)市場的青睞和追捧,許多當代名家的力作價格扶搖直上、迭創(chuàng)佳績。如在2005年中國嘉德、華辰、榮寶、中貿(mào)圣佳、中國保利、翰海等秋季當代名家書畫專場拍賣會上,國內(nèi)當代名家濟濟一堂,如程十發(fā)、陳佩秋、吳冠中、范曾、宋雨桂、劉旦宅、白雪石、楊延文、張仃、許麟廬、周思聰、馮大中、劉大為、王明明、龍瑞、何家英、崔如琢、石齊、王鏞、賈又福、方增先、程大利、陳平、石虎、唐勇力、何加林等都有佳作亮相,這些名家?guī)灼酱砹水斀駠鴥?nèi)畫壇的最高水平。以中國嘉德當代名家書畫專場拍賣會為例,整個專場共有108件作品,成交總金額達2912.58萬元,成交率高達94%。當代名家力作價格超過20萬元的達44件,占了近40%,其中,一批名家創(chuàng)下自己作品的市場最高價,如王明明的巨幅長卷《蘭序雅集圖》(5lx463厘米)以352萬元拍出;石齊的巨幅精心之作《農(nóng)奴的故鄉(xiāng)》(144x366厘米)以176萬元成交;何家英的大幅力作《心共野云閑》(137~69.8厘米)以82.5萬元賣出……因此,各大媒體對此紛紛作了報道。筆者以為,當代許多名家作品已直逼一線大師作品的價格,有的甚至超過了一些大師作品價格,顯然這很不正常,有炒作、虛熱的情況。所以,當代一些畫家的作品有泡沫,有的甚至風險很大。未來當代名家作品市場價格的重新洗牌在所難免。
以上四大趨勢將會直接左右和影響中國字畫市場,對此,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要有清醒的認識。
凡注明 “卓克藝術(shù)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nèi)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shù)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shù)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luò)知識產(chǎn)權(quán)。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