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3000萬元
招募1001個中國人
到德國免費看展覽
連日來,著名詩人艾青之子、當代藝術家艾未未《童話》在藝術界掀起巨波。今年2月底,艾未未在博客上發表《童話》草案,將招募1001個中國人一同前往德國,參加今年6月舉行的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這部以真人為元素,以圍繞著真人而展開的現實主義創作得到了投資方3000萬元的贊助,引發社會關注。稱贊者認為,《童話》是“更好更高的現實主義”作品,也有人發出“不如找1000個瘋子去!”的質疑。
針對他的作品《童話》,記者日前采訪了艾未未本人和活動參與者。
艾未未小傳:
著名的實驗藝術家、著名詩人艾青之子,1957年8月28日生于北京,其研究領域涉及建筑、雕塑、繪畫、家具、編書、策展等多個方面。
1957年生于中國北京
1978年就學于北京電影學院
1981年就學于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Art Student League,美國紐約藝術家
1994年~1999年北京藝術家,1994年~2000年主編出版實驗藝術刊物“黑皮書”(1994)、白皮書(1995)、灰皮書(1997)
1998年至今“中國藝術文件倉庫”藝術總監
艾未未印象
艾未未,被稱為當代中國實驗藝術領軍人,他是在海外舉辦第一次觀念藝術展的中國人,《北京人在紐約》副導演,也是北京奧運會“鳥巢”的中國顧問、還曾入選英國《藝術評論》雜志“全球當代藝術界最有影響力100人物”,并在華人藝術家中排名最高。
上述任何一個頭銜,都讓人感到光芒逼人。可現實生活中的艾未未,一臉絡腮大胡子,隨意得有些邋遢的著裝,思維中透露出的敏銳和自我使人很容易感覺到他的獨特,盡管他看上去很不喜歡媒體形容他“特立獨行”。

對話艾未未:
關于最新進展:
過半人已拿到簽證
記者:參加《童話》作品的這1001個人,簽證情況如何?
艾未未:這個作品報名很快,報名只用了三四天時間,從這些人里篩選了1001個,給這些人簽證,目前簽證已經簽了一半。這些人里沒有一個被拒簽的,其中有三分之一手續不齊也都簽了。很多農民,沒有賬號、財產、英文介紹信等等,使館也給了簽證。
記者:有沒有專門和使館進行過協商?
艾未未:我專門和德國使館的大使和簽證官見面和協商,德國大使非常支持,他懂藝術,他說我會全力支持你們。這1000多人中,學生、設計者、自由職業者最多。
記者:農民有多少個?
艾未未:農民參加的將近四五十人,廣西那邊的一個侗族山寨大約有20多個村民。他們的一個親戚知道這件事情后,在家鄉度假時和我通電話,之后幫我組織,他們在山寨開了幾天的大會,挺興奮的。
記者:這20個侗族村民是怎么選出來的?
艾未未:身強力壯,離得開家,只要家里的豬和牛有人養他們就能去。他們是很嚴肅地選的,現在已經簽證了的兩個人因為家里的豬和牛沒人照管,后來放棄了,我們又換了兩個人。
記者:山寨里的人怎么看這個活動?
艾未未:他們對這個沒有什么概念,據說出了當地那個縣,到月球和到德國他們認為差不多是是一回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