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博物館部分免費開放,令人拍手叫好!輿論一致認為,這一舉措是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重要舉措,是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的具體實踐,有利于發揮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功能。
———免費開放搬掉了公眾進入博物館的門檻,但并不意味著簡單的開門迎客。業內人士認為,免費開放對政府、博物館、公眾來說都是一場體現綜合素質的考試。
———免費開放是對政府的考試。要想讓這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落到實處,必須切實加大對公共文化場館的投入力度,保障這些公共文化場館的穩定有效運行。
———要想讓免費大餐變成文化盛宴,需要博物館管理者交出滿意答卷。他們需要為公眾提供較高質量的管理與服務,讓觀眾愛上博物館。
———文化資源的開放既考驗政府的管理水平與智慧,也考驗公眾的文明素質與文化素養。博物館各項職能的發揮,博物館社會效益的體現,固然有賴于博物館人的努力,也需要觀眾的積極參與和響應。
問號一:
哪些博物館在免費開放之列?
———根據《通知》要求,有四大類博物館將從今年起向社會免費開放:中央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各省級綜合博物館,各級宣傳和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博物館、紀念館,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安徽、甘肅和新疆等7省(區)文化文物系統歸口管理的全部省、市、縣級博物館。
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館、紀念館都在免費開放之列。
國家有關部門下發的《通知》指出,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其中,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繼續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體實行減免門票等優惠政策。博物館、紀念館按照市場化運作舉辦的特別(臨時)展覽,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門票價格。
《通知》給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的免費開放列出了時間表。
2008年,中央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各省級綜合博物館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各級宣傳和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博物館、紀念館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安徽、甘肅和新疆7省(區)文化文物系統歸口管理的省、市、縣級博物館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鼓勵有條件的省(區、市)探索全面實行免費開放。
2009年,除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外,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
此外,國家鼓勵暫不能完全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實行低票價政策,繼續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等社會群體實行免費或優惠參觀,并向社會承諾定期免費日,制定靈活多樣的門票制度,如家庭套票、特定時段票等,吸引公眾走進博物館和紀念館。
對“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這一規定,有關人士解釋,這些博物館的藏品、展品、陳列有特殊性,對游客的承載量是十分有限的,必須加以控制;從有利于文物保護、文物安全的角度考慮,制定暫不免費的政策。
包括遼寧省博物館在內的文博單位何時免費開放?省文物局和遼博有關人士回答,目前尚未接到上級主管部門的明確要求,但“相信不久后會有時間表”。
業內人士認為,博物館免費開放是發展的方向,但應循序漸進,在“有準備、有組織、有實力、有后盾”的情況下逐步推行。
據了解,就在一個多月前,遼博曾向有關部門申請,主動提出將門票價格由20元降為10元。工作人員解釋:“這樣做是想為完全免費做準備,實行先減后免,是為了觀察觀眾增多后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制定出相應措施?!?/P>
問號二:
“免費午餐”誰來付賬?
———作為文化設施之一的博物館,有著公益性質,注定它不能依靠市場來籌措經費,政府公共財政的支持必不可少。建立健全博物館、紀念館等正常運行的資金保障制度,是實現免費開放的根本保證。根據《通知》,各級財政部門應將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
“博物館免費開放,一個關鍵因素是經費,這不是個小數目,需要給予充足的財政支持和保障,確保其正常運轉?!庇嘘P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不僅包括門票收入損失,更重要的是博物館為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需要改造設施、更新設備、增加服務人員所增加的費用。”
有關人士指出,所謂“運行經費”,不只是指博物館開門所需的水電費、保安、保潔等物業管理費、設施設備更新維修費,還包括完成博物館征集、保護、研究、傳播任務所需的文物征集費、文物保護費、文物研究和出版費、臨時展覽費、宣傳策劃費、公眾服務費、員工培訓費,這些都應由政府給足。
對于運行經費問題,《通知》這樣回答:各級財政部門應將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偟脑瓌t是,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單位門票收入減少部分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運轉經費增量部分由中央財政分別按照東部20%、中部60%和西部80%的比例進行補助。與此同時,中央財政還將加大對博物館、紀念館的布展投入,以提高我國博物館展陳水準;地方財政部門要承擔相應職責,保障當地博物館、紀念館免費或優惠開放的資金投入。
據《人民日報》報道,“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中央財政一年需要投入多少,財政部目前正在測算,測算結果將報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審議批準,就可實施?!?/P>
政府埋單,群眾受益。去年11月6日,湖北省政府宣布湖北省博物館永久免費開放,政府每年將投入3000萬元補貼博物館的門票收入和運行費用。博物館免費開放的第一個星期,單日參觀人數屢創新高,達到免費前的10倍以上。自免費開放至2008年元旦不到兩個月時間,參觀者達25萬人次,超過2006年的總和。
問號三:
免費后博物館怎樣吸引觀眾?
———博物館免費開放是件好事,但要把好事辦好并不容易。對公眾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只是一頓免費的午餐,更應是一場文化的盛宴。這需要博物館不斷提高展示傳播水平,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努力強化文化的感染力和輻射力。
有關人士認為:“除了必要的資金保障之外,如果想最大限度實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還需要不斷提高博物館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讓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真正成為人們共享的文化發展成果;希望免費制度能夠培育出公眾的博物館情結,從而使走入、參觀、利用、享受博物館成為人們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
博物館是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和服務功能,一直為社會所關注。在去年11月召開的國家文物局博物館館長座談會上,有專家指出,博物館要體現大眾化,從觀眾喜聞樂見的角度出發研究推出陳列展覽,為廣大觀眾的需要服務;要盡可能擴大展出規模,提高藏品的展出頻率,讓更多的藏品和觀眾見面。
“博物館要堅持從歷史的和科學的立場,展示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色調。博物館在今天要想發展,首先就要有創意,以形式多樣的方式吸引世人,以具有感召力的話題刺激觀眾,讓人們帶著興趣和好奇心走進博物館。其次要講究親切性和樸素性,神圣的與平民的語匯都要適當表現。”有專家認為,博物館有比教科書更豐富和專業的知識系統,承擔著普及和研究的多種功能;博物館有自己的精神定位和語言向導,但它更應該是活潑的、趣味的、充滿誘人魅力和神秘色彩的地方,不僅提供生動的文物資料和實物,而且要有啟發思維和好奇心的涌動力。“博物館以藏品等文化資源為依托,努力為社會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其每一次新創意和新舉措都在豐富和提升社會生活的文化含量。”遼博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自2004年新館開館以來,他們一直堅持“三貼近”的辦展理念,針對社會需求,圍繞館藏特色和陣地優勢,整合文物資源,打造了多個展覽品牌;同時通過加強館際間交流與合作,推出館藏特色展覽,提升本館影響力;不斷強化服務理念,以展覽為中心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服務,以滿足公眾的觀賞需求、求知需求和文化休閑需求。
“如何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對免費開放后的文化場館顯得尤為迫切?!庇嘘P人士說:“免費開放,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支持,場館設施的維護需要加強,秩序組織更要以人為本等。更重要的是,免費開放后,文化資源的調節、利用、充實等更是一門學問,需要科學的統籌安排?!?/P>
問號四:
參觀人數“井噴”如何應對?
———不免費時,面對價格不菲的門票,參觀者選擇了不去,導致博物館門可羅雀;免費之后,參觀者卻“擠癱”博物館。這種尷尬如何消除?國內一些實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找到了答案:采用“疏”而不是“堵”的方法,加強管理與疏導,讓市民、游客更加從容地參觀博物館。
在輿論為博物館免費開放投出贊成票的同時,一些人士擔心:“免費后參觀人數過多,可能影響文物安全,如何應對?”
免費開放,涌來的人潮出乎博物館意料,超過了博物館的承受能力,國內一些率先免費開放的文博單位對此有體會。業內人士指出,博物館免費開放首先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智慧。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始免費開放?!白钃醪蛔〉臒崆?,掩飾不了的尷尬”,新華社記者在第一時間用了這樣的報道標題。據報道,按最初測算,湖北省博物館規定,免費開放后每天參觀人數為5000人,而實際上,幾天來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數。工作人員擔心:“大量參觀者涌入,館內安裝的監控設備很難發揮作用;再加上為應對參觀高峰,工作人員都是連軸轉,極度疲勞,一旦發生不法分子趁亂盜取文物事件,后果難以想像?!?/P>
“博物館不能成為菜市場。”有關人士意識到,博物館免費開放不是要不要開放的問題,而是怎么開放的問題。于是,湖北省博物館通過媒體“問計于民”,除控制每日參觀量外,還出臺了團體票預約制度;成立了專門的應急處置辦公室,應對觀眾被擠倒、丟失財物或小孩走失等突發事件;打開所有展廳的門,提高觀眾流動速度等,并積極培養“文明觀眾”。如今,湖北省博物館每天的平均客流量保持在3000人左右。
免費不等于免票。從2007年12月28日起,天津市級公共博物館正式向社會免費開放。為防止觀眾過于集中,超出場館接待能力,造成安全隱患,各館在免費開放初期實行“提前領票、憑票參觀”的辦法,在全市各區縣的文化館、圖書館、影劇院設立了19個公益票站,方便群眾持有效身份證件就近領票。
從鼠年的正月初二(2月8日)起,南京博物院永久免費開放。據了解,除在展館外向排隊觀眾免費發放門票,控制當天的參觀人數外,博物院還加強了安保措施,在展館門口、展廳門口都安裝監控設備,隨時監控人流量,以保證免費開放后仍可保持“三星級”以上藝術館的參觀效果。開放第一天,場館內秩序良好。
長期免費,客流量會常態化。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每個博物館過去的接待能力、每天的接待量,實際上是已知的,只要免費開放之初措施得當,做足宣傳,做好預案,就不會產生過大的壓力,“相信隨著免費參觀長期化,參觀人數會逐漸趨于平緩”。
問號五:
觀眾是否需要“補課”?
———文化資源的開放既考驗政府的管理水平與智慧,也考驗觀眾的文明素質與文化素養。在走進博物館之前,觀眾應該考慮如何扮演自己的公共角色,如何與文化秩序相協調,從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同時,博物館管理者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培養和引導文明參觀。
免費開放,在為博物館帶來人流的同時,也帶來了意外的遭遇。
“8000人、9000人、9500人、17000人……免費開放的第一個星期,湖北省博物館的單日參觀人數屢創新高。廁所人滿為患,地上痰跡斑斑,門口排隊一二公里長,參觀者怨聲載道。”據報道,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之初,擁擠的人群,嘈雜的聲音,不文明的行為、污濁的空氣,使博物館原本幽雅的環境變得與游樂場無異,觀眾們無法細細品味展覽的內涵,參觀質量大打折扣。
“在歷史面前、在文明面前,希望觀眾文明參觀,愛護博物館的設施。”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重新改造后免費開放的當天,工作人員呼吁。
據介紹,“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改造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一些令人痛心的現象,館內部分設施曾遭到嚴重破壞,“改造時,我們發現趙一曼雙手握住獄中鐵欄桿的塑像遭到了破壞,五個手指頭被掰斷三個,經過反復修補才恢復原樣?!?/P>
雖然所有的展品附近都有類似“請勿觸碰”等提示語,但重新開放前,工作人員每天都能發現不同的展品遭到破壞,有時還能在場景處發現糞便……
文明秩序,亦有賴觀眾同建。有關專家認為:“免費開放,這無疑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但在免費參觀時,觀眾也需要接受考驗,他們應該考慮如何扮演自己的公共角色,如何與文化秩序相協調,從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P>
專家提醒,大眾在走進免費開放的文化場館前,不妨適當充實一下相關的文化知識,檢點一下自己的文明習慣。更多時候,還應該多為別人著想,多為文化資源著想,比如本地人適當避開高峰期,把更多的參觀機會讓給外地人等。
針對一些觀眾的不文明行為,業內人士說:“免費開放其實也是對觀眾文明素質的一種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和文明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座可以讓公民終身學習的課堂?!彼麄兎治?,博物館免費開放之后,觀眾并不像想得那樣簡單,而是很復雜的社會群體;觀眾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狀況、社會地位、文化傳統、個人經歷及學習方式等條件都是不同的,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他們對博物館的認識,影響他們在博物館中的活動,影響他們與博物館展覽、展品及信息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觀眾的素質,也需要有個引導的過程,而這也正是公共文化機構的社會責任。免費開放能夠使市民素質得到增進,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睂<抑赋?,免費開放博物館,除了要有適應免費開放的硬件服務設施、通俗易懂多層次提供信息的陳列展覽外,還需要有培養和引導文明參觀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鏈接:
沈陽市28家公益性文博單位將分類實行免費對外開放
1月31日,經過約一個半月的修繕、改造后,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正式重新免費開放。當日,近3000人前來一睹新顏。
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重新掀開蓋頭面向公眾的同時,沈陽市發布消息,今年2月1日起,沈陽市28家公益性文博單位將分類實行免費對外開放。
據了解,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沈陽塔灣舍利塔文物管理所、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館、沈陽鑄造博物館等9家文博單位全天免費開放;沈陽市檔案館、老龍口酒博物館、東北大學張學良業績展館、遼寧大學自然博物館等9家文博單位定期免費開放;沈陽故宮博物院、張氏帥府博物館、沈陽金融博物館、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清福陵、清昭陵等10家文博單位對特殊群體降低門票價格或免費開放。
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沈陽市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沈陽塔灣舍利塔文物管理所先后免費面向社會開放。取消門票后,各館參觀人數均創造了歷史新高,2007年共免費接待觀眾100多萬人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