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遭爆棚,已經(jīng)算不上新聞。熱情歡呼者認為這是政府親民惠民文化建設的大手筆,對推進精神文化建設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有裨益。爆棚折射了普羅大眾對優(yōu)秀文化的熱情,是文化的盛事。這種歡呼的確真誠,但筆者以為稍嫌過早。筆者看來,博物館免費開放更是一場考試,是否值得歡呼,還得看考試的結果。
博物館免費開放是對公眾的一場考試。既然永久免費開放,何必急在一時?或許有人以為公眾如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的急切,正體現(xiàn)了對優(yōu)秀文化渴盼的熱切。筆者不敢茍同。據(jù)博物館館長介紹,以前的門票30元/張。武漢市統(tǒng)計局的抽樣調查,2006年武漢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59.98元(2007年1月18日《楚天金報》)。導致博物館爆棚以武漢本地市民為最。相對于12,359.98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0元門票不應該成為親近“精神面包”的天塹。公眾不愿為文化消費埋單恐怕是導致爆棚的重要原因。這種消費觀念顯然不利于文化建設,畢竟,文化建設不能僅靠公共財政的投入,尤其是對財政收入算不上很富足的政府來說。博物館內的垃圾和痰漬,更是甩在參觀者臉上紅艷艷的手印。缺乏文明習慣的參觀者對博物館的熱情,有多少文化的成分,很值得懷疑。也許某某到此一游飽眼福的成分不少,與馬二先生游西湖類同。這樣的參觀,與其說是文化的盛宴,似乎更是文化的劫難。
博物館免費開放也是政府的考試。公共財政的錢來自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基本原則。爆棚的結果正說明公共財政在公共文化建設上投入不足,歷史性欠賬太多。持續(xù)爆棚或許還有公眾對政策朝令夕改的隱憂,雖然宣布永久免費開放,誰知道將來情事變更會不會重新恢復收費?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得不虧。公眾的過分熱切和免費前不敢問津反差強烈,頗值得玩味。根據(jù)消費的一般規(guī)律,只有對未來的生活保障缺乏自信或是欠債的情況下,人們才會精打細算將開支萎縮到一個非常低的層次。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況?如此看來,免費開放引起持續(xù)爆棚,也是對政府公共投入、可信賴度以及市民實際生活狀況的追問。
總之,博物館免費開放對政府和公眾來說都是一場體現(xiàn)綜合素質的考試,持續(xù)爆棚是對這場考試的頗有些尷尬的解答。這場考試還未結束,我們期待能看到政府和公眾能交出更完美的答卷。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