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藏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國寶級文物的湖北省博物館免費向社會開放,擁有420萬冊圖書藏量的浙江圖書館在全國省級圖書館中率先實現“零門檻”開放的消息先后見諸報端,引起社會關注并讓不少泉城市民羨慕不已。一些市民給本報打來電話表示:博物館、圖書館作為公益事業應該免費開放,咱們的博物館里藏了那么多文物,要是能免費開放該多好,這也是宣傳濟南和山東的大好窗口。咱們山東是文化大省、經濟強省,要是能效仿湖北省博物館、浙江圖書館的做法,也能打開大門免費迎接市民該有多好呀!
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政府每年補貼3000萬元
針對泉城市民提出的“免費開放”問題,記者日前首先采訪了山東省博物館館長魯文生先生,魯館長說:“近期我們也一直關注著湖北省博物館的這一舉動。我覺得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是大勢所趨,但是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前幾天我剛和湖北省博物館的王館長通了電話,了解了一些情況,他們現在的狀況非常麻煩,館里的工作人員每天全部上陣,不得不采取措施分期分批疏導游客,搞得很疲憊。”
成立于1953年的湖北省博物館,占地4萬平方米,收藏有各類文物 20余萬件(套),其中包括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蓋骨等“國寶級”珍貴文物。湖北省博物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完全是政府“埋單”。博物館永久免費開放之后,湖北省政府每年要從財政拿出3000萬元,補貼其門票收入和日常運行費用。據悉,湖北省博物館以前門票為每張30元,每天參觀人數在500人至1000人左右。免費開放后每天參觀人數規定為5000人,而實際上免費開放以來,每天的觀眾人數已達萬人。從門庭冷落到觀眾蜂擁而至,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前后的變化,令人深思。湖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沈海寧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長,政府有能力、有責任讓更多的納稅人享用公共文化資源。
參觀者過多有損文物文物專家憂心忡忡
記者獲悉,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的第二天,就出現了萬人進館“擠癱”博物館的現象,不得不宣布閉館檢修。
每天過萬人次的參觀量折射人們對文化的渴求,但是其間的不文明行為又與其對文化的渴望形成強烈的反差。湖北省博物館的一位工作人員昨日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大量參觀者的涌入,使得博物館內的沖水器被用壞,數萬份簡歷、卷紙、洗手液被用完。為了應對參觀高峰,工作人員都是連軸轉,極度疲勞。他們不斷接到一些觀眾和外賓的投訴,認為吵鬧的環境影響了正常參觀。
而許多文物專家對此也表現得憂心忡忡。魯文生館長說,參觀人數太多,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嚴重污染了展館內的空氣,也影響了展室的溫度和濕度。盡管文物都放在展柜里,但不能保證展柜絕對密封,二氧化碳容易使青銅器生銹,書畫紙張變脆,閃光燈紫外線會損害文物,然而許多參觀者無視這些規定。現在展出的都是原件,許多國寶級文物更是世間罕有,一旦毀壞,損失難以估計。
浙江圖書館免費開放免費首日就排起長龍
就在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鬧得沸沸揚揚之時,又傳來浙江圖書館12月1日起實行免費開放的消息。記者獲悉,12月1日當天,浙江圖書館辦證大廳就排起了長龍。
據悉,浙江圖書館的免費開放是逐步進行的。從今年5月份開始,浙圖就免費開放了現刊、報紙閱覽,經過半年的醞釀后,才最終實現了全免。過去,在浙圖辦一張普通的借書證需要花150元錢,其中包括100元押金、20元借書證工本費和30元年費。從今年年初開始,浙江圖書館取消了工本費,而從12月1日起,30元的年費也將取消,只收取100元押金。浙江圖書館副館長應長興告訴記者:“別看只是30元錢,但對于那些低收入的讀者來說,它還是一種負擔。”在他看來,圖書館作為國家公益性單位,本來就應該是免費的。
山東省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
免費條件尚不成熟
魯文生館長告訴記者,公益性是博物館必須始終堅持的宗旨,免費開放也是世界博物館業共同努力的方向。只要條件成熟,應該全部實行免費。但現階段,山東省博物館免費開放還不現實。他分析,免費開放后,人力、物力、安全保衛等各個方面的成本大增,負擔增大,“再說我們現在老館的展館環境條件也不允許,現在的一樓西展廳有600平方米,但如果免費開放后進來一個班的學生就很擁擠了。”魯館長坦言,他希望博物館采取日本的方式,就是門票只收取一兩元,絕對不會出現因沒有錢而看不上展覽的情況,這樣既擋住了沒事亂溜達的人,博物館也能保持一個相對良好的環境。
濟南市博物館館長李曉峰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目前市博物館還不能免費開放,主要是環境條件限制住了。他認為,“免費開放是大趨勢,但現在,我們的硬件上不去,館藏有限,展館面積小,娛樂休閑沒有地方,免費開了效果也不大,還會增加運營成本。”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雖然現階段省、市博物館不會免費開放,但兩家博物館一直都堅持對部分群體實行優惠或免費參觀,如對未成年人集體參觀、軍人、老人、殘疾人、教師等群體實行免票參觀,每年的博物館日和平時節假日及有展覽活動的開幕式當天也都免費。
山東省圖書館、濟南市圖書館:
暫時不會跟風
濟南市圖書館館長郭秀海介紹,免費開放還存在許多困難,首先是目前的圖書館硬件設施不足,每年的寒暑假以及公務員考試等時期,市圖都會出現早上排隊等座的情景。郭館長表示,市圖書館現在辦證僅收5元工本費,這在全國來看也是最低的,另收押金50元。今后市圖書館可以不收取工本費,免費辦證。
郭館長還透露,圖書館免費開放其實并不是浙江圖書館的首創,2005年深圳和上海的圖書館就已經實行了,但從實行情況看,確實也是有利有弊。他給記者舉例說,在上海市圖書館試行免費初期,上圖的電子資料室就出現了有人上網占機幾小時的情況,使得別人無法使用機器。他認為降低門檻讓大多數人能進圖書館是個好事,但圖書館是一個學習和研究的地方,需要有安靜整潔的環境,如果像自由市場一樣可以進進出出,那也違反人們的初衷。
山東省圖書館館長趙炳武這些天也在關注著浙江圖書館新舉措的實施情況,他認為免費開放公益性文化設施是趨勢,圖書館免費才能真正實現公共文化為弱勢群體服務。他分析,目前全國還很難有圖書館可以做到取消押金,因為這需要社會有良好的信用保證。山東省圖書館會根據近期出現的情況,做出應對措施。
濟南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呂榮斌認為,博物館、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意義,不僅在于降低了經濟門檻,還在于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共享人類文明成果。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長,政府有能力、有責任讓更多的納稅人享用公共文化資源。同時,政府還要處理好有序開放和保護文物的關系,不要顧此失彼,“公眾在期待著更多的‘免費開放’來彰顯社會公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