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辦公室主任王奇志告訴記者,在春節長假期間,南博共接待了4.4萬名觀眾,其中家庭觀眾占了絕大多數;年初三接待了1.1萬人,門口的隊伍排了300米。對觀眾的素質,他表示要說一聲“謝謝”,他們原來曾擔心的因擁擠而帶來的安全問題、秩序問題、設施破壞問題都沒有發生,最嚴重的也僅是煙頭堵塞了小便池,多媒體儀的鼠標球丟了2只。這兩天中小學生減少了,但是返校的大學生觀眾明顯增多,因為超負荷使用,水龍頭發生了損壞。展廳中不盡如人意之處是因為孩子多了,有點吵鬧,且有人亂丟垃圾,給保潔帶來很大壓力。對于工作人員的引導和勸阻,觀眾們還是很配合的,設計容量3800人的展廳容納這么多觀眾而秩序不亂,沒有觀眾的配合是不可想象的,觀眾的素質讓南博對長久免費開放充滿了信心。
6萬觀眾帶來的,不僅是擁擠,還有普通市民對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期望與要求。在展廳的意見簿上,觀眾們寫下了他們的意見:展館里沒有開水和簡餐;空氣質量不好,空調溫度應該再低一點;人工講解太少,應該配備電子導覽儀;有些文物看不懂其功能和制造工藝,生僻字需要注釋;游人太多像鬧市場,孩子太吵像進游樂場……簡言之,觀眾還是嫌展覽深奧了,展廳吵鬧了,廁所緊張了,地面和空氣不夠干凈了。
對此,南博院長龔良表示,觀眾的意見就是服務改善的方向,尤其是二期建設中更要關注這些問題。目前南博已經開始調整服務內容,為觀眾營造更好的參觀環境。首先是開放老館,分流觀眾。目前免費開放的范圍是新館,老館是民國時期的建筑,也是省保文物,主要用作辦公區。為減輕人流給新館帶來的壓力,老館在近期也會辦展覽免費開放。其次是做好展覽的延伸設計,用更多的說明文字,讓觀眾看明白,例如南博會在尊、鼎、豆等青銅器展品前說明其功用,琢玉工藝會告訴觀眾其工藝演變和技術特點,做好普及傳統文化的工作。再次是增加服務設施,購買語音導覽器,免費讓參觀者使用;在展廳和院子里布置10個以上的流動公廁;在展廳入口增設除塵地板,減輕保潔壓力。
更最重要的是,南博要拿出更多更好看的文化產品,長期對觀眾保持吸引力。免費開放不是開門放人那么簡單,而是對博物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門庭若市并不代表免費開放成功,南博最擔心的是,觀眾來過一兩次覺得不過如此,就不愿意再來了。目前南博已經排定了20多個展覽,從3月起以半個月一個新展覽的速度推出,總目標是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辦更多集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展覽,帶給觀眾文化享受。
對于目前展廳內存在的喧鬧、亂丟垃圾等不夠文明的現象,龔良表示,觀眾素質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給公眾一個適應高雅環境的時間,未成年人多了肯定會吵一點,這很正常。文明素質需要在高雅環境中逐步培養,在展館中,基本沒有出現隨地吐痰的情況,這就是環境的影響力。如果在有人吵鬧時工作人員善意地“噓”一聲,有人丟垃圾時保潔人員立刻上前當面清掃,那么觀眾下一次再進博物館時就會表現得更高雅。免費開放初期,人們肯定是以“看熱鬧”為主,如何把他們變成“品文化”的觀眾,更主要的在于博物館如何引導。南博將盡力營造出高雅、安靜的參觀環境,辦更有趣更好看的展覽,把“看熱鬧”的人群逐步變成“品文化”的觀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