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空靈和渾厚、悲愴————讀王玉林的工筆畫
清雅、空靈和渾厚、悲愴————讀王玉林的工筆畫
清雅、空靈和渾厚、悲愴————讀王玉林的工筆畫
時間:2008-02-02 00:00:00 來源:
名家
>清雅、空靈和渾厚、悲愴————讀王玉林的工筆畫
李學梅————
小品清雅、空靈,大幅創作深沉、悲愴,這便是王玉林的花鳥畫世界,它將一個既富有傳統情致而又具有個人理性思想的工筆花鳥畫展現在了我們面前,感染著我們的情緒,凈化著我們的心靈。
在普通人的眼中,工筆花鳥畫就是用精雕細刻、筆觸細膩的傳統手法將閑花野草、鳴禽走獸的細節匠氣地傳遞給人們,但真正能參悟工筆畫意韻的人,則更注重那些為常人所忽略被稱之為個性表現的東西,或者說是那種獨特的視角與形式的東西。玉林有自己獨特的感覺和個性的表達方式,時而精雕細刻、細節逼真,時而大筆揮灑、淋漓斑駁,把一種感覺、一種意象、一種沖動物化了出來,因而他的畫總能讓人玩味再三,細細品味。
中國畫是一種“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產物,是一種由內而外、心靈化了的東西,它與作者的生活息息相通,但又與現時生活保持有相當的距離,因而修煉自己的心性,尋找獨到的體悟,是一名優秀畫家的人生長課。玉林在這一點上有自己的特色。重視寫生的他,時常步入幽澗野蒲、閑塘深林,俯察造化、臥聽天籟,與大自然傾心交流。通過寫生,從自己的生活周圍捕捉動人的一舜,提煉出絕佳的畫意,同時他也不放棄其他信息資源,從圖片、影象中體悟離自己較遠的東西,融入自己的藝術想象,創造出獨特的意境和夢幻般的花鳥的世界。因為他不是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形式多種多樣,構圖變化較多、色彩豐富和諧,意韻深切感人,有著動人的魅力。
審視玉林的畫,大約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型是以花草蝶蟲為主體的小品畫,它們大多是在現場寫生凝練而成的構圖,后經室內的精心制作而成,細節真實逼人,意韻淡雅清新,其精巧的構圖、獨到的韻味,透射出作者對宋畫精義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生活、藝術的獨到感悟。看玉林畫中的蜀葵、荷花、蜻蜓、蝴蝶,那似乎正在微微顫動的薄翼,明凈如水的枝葉,嬌嫩如脂的花瓣,在清雅、幽寂、婉約的意韻中,總透出某種夢幻般的清秀和澄明空靈之氣,顯示出一種特有的清麗晶瑩,傳達出一種超塵脫俗的姿質與品格。玉林的第二類作品,是以塞外古城墻和荒原、枯木、野鳥為主體的大幅作品。當我們置身于荒原古城時,那種天高地闊、燧殘城塌,那種蒼茫無垠、空曠寂寥,不由得使人浮想聯翩、思接千古,仿佛能摸到歷史的輪廓,并由這歷史的滄桑而引發對人生滄桑的感傷,但他卻巧妙地把這些山水畫的素材以獨特的視角轉化為花鳥畫的素材,如《落木蕭蕭》、《往事越千年》、《秦時月》、《西陲舊夢》等作品。那花葉飄零、華顏不再但依舊傲然屹立的老樹枯枝;那歷經風霜雨雪卻雄姿依舊、斑駁陸離的城體;那家園漸失、生計渺茫卻堅韌生存的無名野鳥,共同營造出一種蒼茫、悲愴的氣氛,在造化無極的形態中,把歷史的節律和生命的節奏相統一,形成了對生命運動節奏的回聲與無垠的恒古呼喚,透射出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對生命的追問,對時空的無奈,傳達出作者對人生、歷史、自然的深沉思考。
如果說玉林的第一類作品是一種詩意化了的自然,是一種純凈心性的自然流淌,那么第二類作品則是一種歷史化了的自然,是作者對歷史、自然、生命的深切觀照,但他們都流露出玉林的智慧和才情,以及玉林對中國畫的深切體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