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皇帝寶座” 難以達到其應有的價值
被低估的“皇帝寶座” 難以達到其應有的價值
被低估的“皇帝寶座” 難以達到其應有的價值
時間:2008-02-01 00:00:00 來源:
收藏
>被低估的“皇帝寶座” 難以達到其應有的價值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于在市場中流傳的皇帝寶座數量稀少,因此缺乏相對應的參考值。在2007年香港的春拍中,一件罕有的清代康熙御制五屏式黃地填漆云龍紋寶座以1376萬港元成交,雖然打破御制寶座拍賣的世界紀錄。但在行家看來,這個價格還是低于其應有價值。
1994年12月1日紐約克里斯蒂推出了一場阿瑟·姆·賽克勒博士(Dr. Arthur M. Sackler)中國藝術品收藏專場拍賣會。這場拍賣會以賽克勒博士收藏的中國玉器為主,兼有一些其他藝術品,其中還有一張康熙御制五屏式黃地填漆云龍紋寶座。整場拍賣會上的188件拍品悉數成交,因為這場拍賣會的成功,直接抬高了第二年玉器市場的價格走勢。紐約著名的古董商藍理捷(J.J.Lally)在這場拍賣會上,不聲不響地買走了那張康熙御制五屏式黃地填漆云龍紋寶座。
藍理捷原是紐約克里斯蒂拍賣公司中國瓷器部的資深專家。對中國的藝術品研究頗深。離開拍賣公司后不久,藍理捷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藝術品公司——J.J Lally& Co.由于他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長期在拍賣公司,因此對市場價值判斷極為敏銳,所以他的藝術品公司也是很多知名藏家常光顧的場所。在這次以玉器為主的拍賣會上,他為何單單買走那張康熙御制黃地填漆寶座呢?故事還得從法國說起。
羅伯特·魯塞特(Robert Rousset)是“二戰”前法國最重要的古董商。他常往來于中國與法國之間,將大量的中國古董運往法國出售。那時,只要是來自中國的藝術品,一定是賣得最好最快,漆制家具尤為突出。
早在16世紀,中國的漆制家具就一度在歐洲影響廣泛。18世紀英國家具大師托馬斯·齊本德爾(Thomas Chippendale)在他那本風行一時的著作《家具大全》中專門介紹了明代的髹漆家具,并在其中表達了對東方漆制家具裝飾魅力和異國情調的向往之情。這深刻影響了當時西方工藝美術設計家的思路,而中國漆制家具也成為法國上層社會的追捧對象。其后的1922年,法國學者奧迪朗·羅奇(Odilon Roche)又專門編輯出版了第一部以冊頁形式面世的中國漆家具圖冊——《Meubles de la chine》(《中國家具》),介紹了每件藏品名稱,制作年代、主要尺寸及收藏出處。這部圖冊法文版面世的同一年,英國倫敦以書箱的形式出版英文版,全套采用法文版圖版及簡介,但增加了一篇影響很大的前言,由英國當時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的赫伯特(Herbert Cescinsky)執筆。受其影響,中國漆器家具收藏之風波及到了更多的西方國家。
其實羅伯特·魯塞特本人也是漆制家具的愛好者。阿瑟·姆·賽克勒博士專場拍賣會上那張康熙御制五屏式黃地填漆云龍紋寶座就曾為羅伯特·魯塞特的舊藏。寶座高104.9厘米,寬125.9厘米,進深81.3厘米。四角抹圓呈弧形,方中帶圓,面下有束腰。四面壺門式牙條,與四腿呈鼓腿澎牙式結合。四足為內翻馬蹄,帶托泥,面上五屏式座圍,正中稍高,兩側遞減,在座面轉角處,隨座面弧圓做出軟彎,與兩側扶手連接。下前方有坐角牙相抵,座圍五塊,與座面活榫接合。寶座通體米黃色漆地,以雕填手法裝飾各式花紋。座圍雕填海水、江崖紋及云紋龍紋。座面雕填開光,點綴拐子紋、云紋及各式折枝花卉。牙條、腿、托泥等部位亦滿飾各種折枝花卉。據佳士得的專家介紹:“這是傳世寶座中唯一結合填漆和戧金兩種髹飾工藝技法制作而成,極為罕有。”其間曾有多位買家想向他購買此寶座,可羅伯特·魯塞特一直不舍得出售,而是將它收藏在了自己的宅邸內。
據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介紹:“這張康熙御制五屏式黃地填漆云龍紋寶座采用的是雕填做法,又名填彩漆做法。制作工藝極其復雜,先以軟質木材制成家具骨架,再于骨架上打上生漆,趁生漆未干,糊麻布一層,然后用壓子壓實,使生漆透過麻布眼渣到上面,再上漆灰膩子,干后打麻平整,上三遍黃漆。黃漆干后,在漆面上打畫稿。然后用刀雕去畫稿部分,雕刻深度僅表面的三層黃漆,雕好后,再根據畫稿要求填以各色彩漆,填漆的過程一般要兩次,因為漆后都有收縮,故需上兩遍漆。花紋填完后入陰干室陰干,再用細沙石磨光,露出黃色漆地,顯露出各色花紋,這時的花紋與黃色漆地保持同一個平面。”
漆制家具在元代以后開始增多,明晚期嘉靖、萬歷兩朝,達到鼎盛時期,宮廷家具均以漆制為主。剔犀、剔紅、剔彩、款彩、彩繪等工藝此時大量使用在漆制家具上,華麗的漆制家具占領市場。但隨著黃花梨等硬木的出現,統治者對家具的追求開始發生轉變。到清朝后,漆制家具則退出宮廷家具主流的位置,到清中期紫檀成為清宮家具的霸主。漆制家具那繁復精致的工藝從此變成了記憶,加之寶座在中國所有家具中是最特殊的,中國人對家具的使用者是從來沒有記錄和記載的,唯獨寶座是可以確切知道是皇帝專用。為了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地位,寶座的形制也是由床演變過來;而“寶座”這個名字也是其獨有的,因此流散到民間的可謂少之又少。西方人對家具的收藏,尤為看中其檔案記載。想必也正是因為這幾點,所以羅伯特·魯塞特對這個康熙御制黃地填漆寶座看得格外的重。
其后,這張康熙御制黃地填漆寶座是如何到了阿瑟·姆·賽克勒博士的手中的,我們已無從得知。唯一清楚的是阿瑟·姆·賽克勒博士是美國知名醫藥學家、慈善事業家和藝術品收藏家。他從上世紀30年代起,就開始收藏藝術品。他最初的收藏是美國藝術家的繪畫,之后又收藏前文藝復興和文藝復興早期的繪畫,以及法國印象主義和后印象主義的繪畫。對于中國藝術品的收藏緣自1950年,賽克勒博士在朋友家看到了一張中國明代的小桌。從那時起,他開始收藏并深入地去了解中國藝術品,成為國際最知名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1976年,賽克勒博士首次來到中國,1980年,他將流失海外的一張原在頤和園的御座送還中國。賽克勒常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像一個生物學家一樣收藏。要想真正了解一種文明或一個社會,必須擁有足夠的主體材料。如果只看畢加索和亨利·莫爾的作品是不能了解20世紀藝術的?!币苍S這就不難解釋為何賽克勒博士能收藏到羅伯特·魯塞特的珍愛之物吧。
古董商藍理捷想必亦能體會其中的精妙,所以才會在以玉器為主的拍賣會上,買走了這張康熙御制黃地填漆寶座。不久后,臺灣娛樂節目主持人吳宗憲的經紀人禚洪勝委托臺灣雅典古董店的陳仁毅從藍理捷的店中將寶座買回。禚洪勝好家具收藏,為了能讓這個已有幾百年歷史的漆制寶座重現往日的光輝,禚洪勝又花費重金將它送到倫敦進行了修復與保養,耗時3年之久。
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這件康熙御制黃地填漆寶座再現世人眼前,最后被澳門博彩業巨擘何鴻燊以1376萬港元拍得。一位長期與市場打交道的專家告訴記者:“這個價格低于其應有的價值。在現在的國內市場,涌現了一批收藏新貴,他們對藝術品價值的判斷僅停留在以物言物的階段,而忽視了物品所具有的藝術價值。而且喜歡去尋找對應的參照物,一旦有相類似物品多次高價成交過,那必然容易高價成交,而對于出現過少、參考值不明顯的藝術品,則難以達到應有的價值。”
據了解,上一次御制寶座拍賣是在2004年紐約佳士得舉行,是18至19世紀的宮廷紫檀寶座,椅上刻有9條龍,以47萬美元(約372萬港元)成交,現藏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我們過去常會說物以稀為貴,但到今天則要看是否有響亮的知名度。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