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清明上河圖》冒雪抵滬
明代《清明上河圖》冒雪抵滬
明代《清明上河圖》冒雪抵滬
城外龍舟競渡,春社戲臺熱鬧喧天;城內街道繁華富麗,各色商鋪人頭涌動;一座宏大石拱橋橫跨五百年前的蘇州城,橋下船只往來,熙熙攘攘,首尾相接。
近日,與北宋《清明上河圖》并稱"國寶"的明代仇英《臨清明上河圖卷》從遼寧省博物館冒雪運抵上海博物館,將在兩館聯合舉辦的"世貌風情--中國古代人物畫精品展"上亮相。
據悉,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這次中國古代人物畫大展,將于2月1日至3月16日舉行,展出近60件唐至清代人物繪畫杰作。在中國繪畫史中,人物畫是最早具有獨立藝術品格的畫科。
上海博物館書畫專家單國霖介紹說,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在后世產生了很多摹本,但其中堪稱"國寶"的僅兩件: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的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和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清代院本《清明上河圖》。
仇英的這幅《清明上河圖》比宋本要長近一倍,達9.87米,以明代蘇州城為背景,描繪明代江南社會的城鄉人民生活實景,畫中人物竟然超過了2000位,而它所描繪的明代蘇州市井生活的繁華程度也遠遠超過了宋代。
上海博物館聯合遼寧省博物館舉辦這一大展,是上海博物館繼成功舉辦"千年遺珍"、"書畫經典"、"中日書法珍品展"等一系列大型展覽之后,奉獻給公眾的又一次精神文化盛宴。據悉,展覽分為"盛世繁華"、"釋道仙界"、"文士雅韻"、"詩賦幻化"四個專題,充分展示出古代人物畫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宗教信仰、道德信念、思想情趣。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國際研討會。
唐代孫位《高逸圖》、五代《閘口盤車圖卷》、北宋《洛神賦圖卷》、元代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卷》等一批傳世名畫也將同時展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