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對話周天黎——優秀畫家要有筆墨創新的勇氣
《南方都市報》對話周天黎——優秀畫家要有筆墨創新的勇氣
《南方都市報》對話周天黎——優秀畫家要有筆墨創新的勇氣
《南方都市報》原編者按:周天黎是在20世紀80年代就享譽中外畫壇的香港女畫家,被稱為“書畫家中的奇才”。她的作品以筆墨功夫深厚著稱,且構思奇崛、立意新穎,尺幅之中澎湃著“丹青蒼龍舞,翰墨虎豹吟”的凜然浩氣。盡管目前在國內拍賣市場上介入不多,但周天黎的作品一向在國際市場上受到追捧,充滿基督教色彩的代表作《生》2004年估價100萬至300萬港幣,2005年估值竟達50萬至80萬美元。日前,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這位將自己比作“山谷里的野百合”的女畫家。
關心世俗追求空靈
南方都市報(簡稱“南都”):1986年你創作的《生》以劍拔弩張的物體和構圖著稱,而近期你的畫作多是畫閑花、野鳥、頑石,使人更多感受到大自然萬物和睦相處,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變化?
周天黎:當年,創作《生》時我30歲出頭,我心中充滿著對世道、對人生的批判,沖突和斗爭是我精神的主題曲。在我看來,人生充滿著苦難,而弱者不斷遭遇強權暴力的欺凌踐踏,所以同情弱小、蔑視霸道是我關注的焦點。現在我都快50歲,更關心的是世俗大眾的生命和生活,追求空靈、含蓄的藝術境界,而不是像早期那樣側重于自我情感的宣泄。
書畫同源氣韻生動
南都:中國的書法與繪畫有著深刻的血緣關系,你一向堅持繪畫與書法并舉,可不可以就你自己的經驗,談一下書法與繪畫的關系?
周天黎:早年我的書法有幸受到中國書法協會主席啟功老先生的贊賞,他叮囑我一定要在書法方面發展,不要放棄。當時承美協主席吳作人厚愛,認為我的繪畫也會大有作為,勸我把重點放在繪畫上。我選擇的則是兩者同時并舉,不偏廢任何一方,書法使我能以流暢的線條來進行繪畫,而繪畫又為我的書法增添了幾份飄逸的風采。
南都:評論家們認為你的書法“既豪放又飄逸,富有陽剛之氣”,你認為你的書法對繪畫產生了什么影響?
周天黎:中國繪畫中特別講究氣韻生動,書法是特別能鍛煉畫家在繪畫中用“行氣”方法進行繪畫。我的《不平》畫作中的禿鷹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那只鷹的翅膀就是用書法筆墨的筆法來畫的。
自比百合強調個性
南都:你畫過很多花,牡丹、杜鵑、野百合,如果以花來喻人,你認為哪種花最能代表自己?
周天黎:山谷里的野百合,因為它象征著吉祥,是圣潔的愛情和友誼象征,還代表心靈的無瑕美麗。
近年來我使用得最多的筆法叫簡筆抽象變形的筆法,這種筆法保留了傳統中國畫的線條、筆墨,又接收吸納西洋畫中的光、色、影等造型藝術手段。我用旋轉的筆法加上中國書法自由揮灑的筆法來畫百合花,這是一種簡筆勾勒的方法。
南都:你認為什么樣的花鳥畫家才能真正算得上大師級的畫家?
周天黎:羅丹說過,在藝術中只有具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我個人認為,經得起考驗的畫家必須具備兩方面的素質,一是要有性格,這是指畫家要富有個性靈魂、感情和思想,另一方面是要求畫家要在作品中表現出大自然生命的律動,特別是要表現出畫家本人對現實生活的情感和精神。我反對無病呻吟的創作。還有一點特別重要的,我認為一個優秀的畫家必須具備一種反叛精神,他必須具備筆墨創新的勇氣,具備人文關懷的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畫家只能畫出“畫面大,氣勢小”和內容空洞無物的作品。
南都編輯點評:
“作品非常有個性,富有思想內涵,而且從來不媚世,不迎合世俗的愛好。”
畫家語錄:
“我更重視畫筆下對象的精神特質,還有心靈的體驗。”
(本報記者:呂靜蓮 實習生:張玉 電話采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