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書畫拍賣:天價與流拍齊飛 泡沫與理性并存
07書畫拍賣:天價與流拍齊飛 泡沫與理性并存
07書畫拍賣:天價與流拍齊飛 泡沫與理性并存
時間:2008-01-28 00:00:00 來源:市場報
拍賣
>07書畫拍賣:天價與流拍齊飛 泡沫與理性并存
 |
2007年的中國書畫(含油畫)市場,確切地說是在樓市、股市、基金三大熱浪焦炙中通過對2005、2006兩年的調盤而呈現出理性轉型和多元選擇的運作態勢。在200億元拍賣成交總額中,168件拍品單件成交價突破千萬元,其中油畫73件、書畫有38件(當代藝術品突破千萬元大關的有61件)、瓷器46件、玉器有11件。相對于2006年不足100件的千萬級拍品的業績,漲幅超過了50%。
上述數據,給我們揭示了以下四個現象:
一、書、畫作品的高價位拍賣成交沒商量地扭轉了以往瓷雜古玩唱主角的局面,并顯現出全新強勢。“逐浪高”的驕人業績,為后市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高價位攀升的平臺。
二、中國現、當代油畫一改往日不敵中國傳統書畫的格局,飆升的高價成交率顯示出書畫市場“中西并重”、強調名作的收藏、投資意識。
三、中國當代藝術逐漸扭轉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局面。
四、國粹傳統書畫以其固有的大比例市場份額,依舊支撐著書畫市場的主流走向。
寫實油畫價格飆升
引領藝市新賣點
2007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油畫是最具閃光的拍品。
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由最初的厚古薄今到后來的厚今薄古,繼而由厚中薄西到眼下的厚西薄中,再就是由藝術收藏轉化為藝術投資的摸爬滾打,無不折射出中國藝術品市場多元運行態勢。
應該承認,當代寫實派油畫和當代藝術在國際藝術品市場氣候的影響下,形成高開高走的價格走向,強有力地逼視著當代國畫作品在藝術品市場上相形見絀。當然,導致中國畫市場份額的縮小,贗品的鋪天蓋地也是原因之一。我們從贗品泛濫成災的情況來看,又可洞悉那些被仿造的對象(所謂大師、大家)的作品技藝含量。
據不完全統計,前100名的油畫共成交了16.02億元,平均每幅作品的成交價高達1620萬元。而2006年成交價前100名的油畫共成交10.04億元,平均每幅作品的成交價為1004萬元。通過對這兩組數據比較可以發現,在去年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油畫的平均成交價與2006年相比上漲了59.56%。
2007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推出的徐悲鴻油畫《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萬港元拍出,創下了當時中國油畫拍賣的世界紀錄;5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吳冠中的油畫《北國風光》以3168元成交,成為該場最高成交價的作品;徐悲鴻的油畫《珍妮小姐畫像》,繼2005年在北京保利以2200萬元價格成交后,去年再次上拍,結果以2496萬元成交;5月,陳逸飛的油畫《黃河頌》以4032萬元拍出,刷新了內地油畫拍賣最高紀錄;11月北京保利推出的吳冠中油畫《木槿》以3920萬元高價成交;陳丹青的代表作“西藏組畫”中的一幅《牧羊人》便以3584萬元成交……
可以看出中國式寫實主義油畫的風流盡顯,無不揭示了收藏者、投資者已經走出了那些復制型發古人之幽思的殘山剩水、花花草草的人造象牙之塔。當代藝術推波助瀾
不斷演繹千萬“神話”2007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中,張曉剛的作品《天安門一號》在拍場引來了一番風起云涌。這幅估價500萬至700萬港元的作品得到了場內外多位買家的賞識,競爭異常激烈,僵持不下。最終在鏖戰十多分鐘后,以1544萬港元的成交價名花有主。
2007年,曾梵志的《協和醫院》三聯畫中的第二幅以4116萬元成交;岳敏君的《處決》以4478萬人民幣高價成交;蔡國強的《APEC景觀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更是以7424.75萬港元成交,創下中國當代藝術的世界拍賣紀錄。
中國當代先銳繪畫藝術備受國內外市場熱捧,在我看來,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作為現代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關注的是對歷史的反思和對現實的發問。從審美和價值取向的角度而言,張曉剛、岳敏君等人的畫作以調侃政治符號或偶像人物為特點,被列為“頑世現實主義”或“政治波譜”流派的繪畫,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外國人看待中國社會的思維定勢。可以這樣說,在今后的一定時間內,油畫將以其思想性強和技藝含量高的優勢占據市場的主導板塊和引領收藏、投資的時尚。
當然,市場的風云變幻多半受制于操盤手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這就需要收藏、投資者的冷靜思考和審慎出手。從眼下市場的情況看,收藏、投資者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的追捧,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一場有錢人的投機游戲,絕大多數人在這場游戲中血本無歸。諸如有人從國外市場以500萬元高價拍下了一幅中國當代油畫,結果拿回來賣50萬元也沒人要。
對當代藝術,我們要有獨立而又多維的思考和辨析能力。面臨如此飆升的當代藝術的價格走向,選擇當代藝術,最忌諱的就是盲目跟風。
近現代書畫
大師是“高價”保證
從近現代書畫拍賣超過1000萬元的排行來看,2000至4000多萬元之間成交的有6件,超過1000萬元成交的有8件。從名頭來看,大師依然是“高價”的保證,在2000多萬元的成交中,傅抱石占2席,徐悲鴻占1位;在3000多萬元成交中,齊白石、李可染師徒二人平分秋色;突破4000多萬元成交價的,僅健在的吳冠中一人。
2007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舉行的中國近代畫拍賣會上,李可染的《萬山紅遍》以逾350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2007年5月,吳冠中1981年創作的《交河故城》在北京保利以4070萬元拍出。這不僅是吳冠中作品拍賣的最高價,也創造了中國內地當代藝術家作品的拍賣紀錄。2007年11月,在北京永樂秋拍,傅抱石1945年作《蘭亭修禊圖》(手卷)以2016萬元成交;2007年11月,徐悲鴻的《課徒畫譜》在香港以2070萬港元成交。
近現代書畫市場呈現旺盛買氣,高價作品成交數量增多表明藏家信心再度恢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