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著蒼古 元氣淋漓
沉著蒼古 元氣淋漓
沉著蒼古 元氣淋漓
時間:2008-01-28 00:00:00 來源:
收藏
>沉著蒼古 元氣淋漓
王原祁淺絳山水
在占據清畫壇百余年繪畫主流的“清初六家”中,王原祁為王時敏之孫,年序最小。他自幼過目成誦,受家庭熏染,十歲即能作小幅山水。祖父王時敏稱之曰“此事業,必出我之右?!辈⒓右庵笇?,“間與講析六法之要,古今異同之辯。”王原祁的畫上追“元四家”,尤以黃公望為宗。善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韻味淳厚,自稱筆端有“金剛杵”。其畫風影響極大,弟子眾多,遂成“婁東派”之首。近見王原祁仿王蒙力作,沉著蒼古,元氣淋漓,頗具特色也。
王原祁淺絳山水(見圖),設色紙本,縱57厘米,橫28厘米,款曰“力無抗鼎繼師承,吮筆需墨便可憎,擬向山樵得真訣,推門落臼幾層冰。麓臺題?!扁j朱白文印“王原祁”,白文印“麓臺”,起首朱文印“陗倩”。另有查有銑、陳崇本、翁方綱、梁章鉅、吳湖帆、錢鏡塘等藏印。
此山水畫巒頭擁翠,谷藏樓臺,危崖巨巖,崔嵬錯落,左下部群山斷處,曲帶回溪,極具動態,下之水域一白無際,顯浩瀚窅渺之靜趣。此畫以干筆皴擦,淡墨渴染,畫之大小巖石,均以干筆淡墨略分輪廓,再以濃淡干潤之筆,自淡而濃,自疏而密,連皴帶染,層層皴擦而成,使之產生厚重而毛茸茸之質感。淺絳之色也經反復皴染,與筆墨溶為一體,色中有墨,墨中有色,具模糊蓊郁,融和厚重之韻味,頗可玩味也。
此畫左側有1820年梁章鉅一跋,文曰"此王麓臺侍郎仿黃鶴山樵筆意,惟妙惟肖。舊為蘇齋師詩境軒中掛壁,余侍坐之頃屢目之,師知余意遂舉以相贈,且曰此本伊子墨卿所貽,閩物歸閩人宜也。因受而敬識之。嘉慶庚辰春曰梁章鉅。"文人雅士恬澹曠適,重情重誼之襟懷,由此可見,此畫1953年由錢鏡塘收藏,并請吳湖帆鑒賞題簽,愈顯其珍貴也。
此畫雖未著年款,但以畫筆之老蒼渾勁,當為晚年作品,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王原祁盧鴻草堂十志圖冊中的第二開,不但其題畫字跡和此立軸頗近,三方用印也完全相同,其為晚年精品則無疑也。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號麓臺,別署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康熙九年(1670)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在宮廷作畫,并鑒定古畫,奉旨纂輯《佩文齋書畫譜》,并任康熙六旬《萬壽慶典圖》總裁。亦工詩文,著有《雨窗漫筆》《掃花庵題跋》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