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翠如玉龍泉瓷
青翠如玉龍泉瓷
青翠如玉龍泉瓷
時間:2008-01-28 00:00:00 來源:
收藏
>青翠如玉龍泉瓷
圖中的南宋龍泉青瓷堆塑蟠龍蓋瓶,通體釉色呈梅子青,蟠龍神態兇猛威嚴,刻畫生動傳神,這件精美之作現收藏在上海博物館。
有“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之譽的龍泉青瓷,它的產地在浙江省龍泉市大窯、金村及溪口等地。
龍泉青瓷創燒于北宋時期,早期產品的造型、釉色、裝飾和燒煉工藝受唐代越窯影響,胎體較粗糙,釉色淡青,產品以盤、碗、壺為主,裝飾工藝以刻花為主。北宋中期以后,越窯已趨衰落,龍泉窯逐漸形成自己風格,器物品種不斷增加,刻花工藝紋飾繁多,如游魚、飛雁、嬰戲、水波、花卉和云紋等。南宋時,龍泉青瓷達到鼎盛期,當時的產品有瓶、鼎、爐、洗、觚等藝術瓷和碗、盤、碟、壺等日用瓷。在裝飾工藝上有刻花、劃花、堆塑和貼花。紋飾亦豐富多彩,有龍、鳳、虎、魚等,使制品更為美觀、大方。
我國的龍泉青瓷早就作為外貿產品而飲譽全球,公元1504年,英國威爾海主教送給牛津新學院一件精美絕倫的瓷器,這是傳到英國的第一件龍泉青瓷。龍泉青瓷傳到法國時,巴黎舞臺上正上演著風靡歐洲的《牧羊女亞司泰來》一劇,主角雪拉同身披的美麗青袍,恰如龍泉青瓷的翠色,于是,風趣的法國人就愛稱龍泉青瓷為“雪拉同”。這一稱謂,一直沿襲至今。
多年來,世界各國陸續發現了許多古代龍泉青瓷,如印度和波斯灣地區;日本的鐮倉、太宰府、福岡;巴基斯坦的巴博和馬來西亞、菲律賓、朝鮮等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博物館還收藏著古代龍泉青瓷1300余件。伊朗德黑蘭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馬來西亞沙撈越博物館等地藏有很多我國古代龍泉青瓷。日本及香港地區至今還熱衷于仿制古代龍泉青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