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為:我結識的藝術家——關玉良
劉大為:我結識的藝術家——關玉良
劉大為:我結識的藝術家——關玉良
關玉良,并他的夫人,我很早就認識,大概有20多年的情。我們是畫友,也是心友。那時關玉良在黑龍江日報社擔任美術編輯,全家住一個很小的房子,還要隔成兩層,上面做為住宅,下面是畫室。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他們夫婦倆開始了對藝術事業的沖擊和拼搏。關玉良以他對藝術的天才悟性和頑強的創造力,很快在國畫界嶄露頭角。以后的20年中,他不斷的創新,不斷開拓,不斷探索,逐漸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而他卻一直謙遜地稱自己是一個“普通的人”。我之非常驚喜地看到,這幾年,除了國畫之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陶藝。以前聽說他在深圳做陶藝,原想不過玩玩而已。當我第一次看到他那么多極夸張又極嚴謹,極富現代意識又極包含民族內涵,極具賞觀趣味又體現強烈學者憂患意識的陶藝作品之后,我震驚了。其后,他又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個重要創作分支----娃娃系列,他命名為“國娃”。鮮明的民族風格,強烈的現代意識,一個個憨態可掬,活潑欲仙,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象征著中國文化的光輝未來。
在這次舉辦的關玉良奧運藝術作品巡展上,作者將展示他大批優秀的國畫、陶藝和瓷塑作品,并將一部分作品捐獻奧運產業。作為一個中國人,為國民族百年奧運夢,他憑著藝術家的良知,奉獻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
在此我深向關玉良表示祝賀,也對他的行動表示支持和崇敬。
關玉良奧運藝術作品,是中國水墨、雕塑、陶藝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融合的一次創新的藝術實踐。裝載著實現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偉大復興的希望。
關玉良是當代書畫藝術家中心態甚可為平和的一位,正是有了這種健康的藝術心態,他才始終能嚴肅對待自己,嚴肅對待社會。而一位藝術家倘能做到這一步,其作品最終一定會屬于歷史,昭示后人。
關玉良介于抽象與半抽象之間的墨彩繪畫為主。幾年來,他又開始涉足陶藝,以尋求對藝術最深最真的體會。在他那堆滿琳瑯滿目作品的創作室中,些琳瑯滿目的作品,有山水人物相溶的水墨畫,有亦山非山、亦水非水、亦人非人、亦神非神的墨彩畫,也有奇異怪誕、不拘器形、神秘莫測、大道不言的陶藝作品。
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藝術家日臻成熟的創作思路和不斷追求靈性的心靈之旅。在過去的短短20余載的藝術生涯中,關玉良已經經歷了他的二次藝術發展階段,即灰色體系的構成和墨彩繪畫的發展階段。如今,在經過心靈的煉獄之后,他又實現了自己的第三次藝術飛躍,那就是全方位的藝術跨越,反映對社會發展的關注,對人性本質的思索。
從關玉良涉足藝術界到1990年他的灰色體系構成時期,這個階段的創作,基本體現了他對人與自然的理解。帶著北方人的粗獷率直的個性,他承載著他這一代人獨有的充滿酸甜苦辣的生活經歷,以及對民間審美意識的追求。他欲創作出屬于二十一世紀的水墨畫。這一階段,他把自己生活的黑龍江地域,風情人土作為創作的源泉,以真誠的心靈去感悟這塊土地的人、馬、草、山水、冰川。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霧中的墨、 灰中的光、空間、宇宙運轉、生命的跳動;也可以看出那變化多端的墨線墨點,組成一道道灰色的空間,把山、水、云、生命與自然統一在灰色的一體之中,形成天地渾化,和二為一的效果。這種畫面超越常規的思維方式和普通的邏輯形式,人與物之間的界限被瓦解了,生命與非生命不再涇渭分明地對峙著,萬物似乎都統一在這股自然流淌的墨色中。
他的水墨作品《漫長之路》就展示了牧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圖畫。圖中牧民、動物與自然相依相融,反映一種最渾樸最本質的藝術思想。
隨著藝術家生活閱歷的積累,視野的開闊以及受創新思路的影響,關玉良突破傳統技法,慢慢嘗試用水墨加彩色為途徑,來描繪北方的“山寨”、中原的“山魂”、古代的“山鬼”。從那些沉重的作品里能看出畫者內心深處充滿著激情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更深感悟。強悍的生命體在作品中不斷閃光,給大自然以靈性。感情的沖擊,使畫作出現雄渾之勢,強壯之感。
這一切都為關玉良向藝術的綜深------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今天關玉良的畫屬于抽象與半抽象之間的墨彩藝術。在他的墨彩作品里,關玉良于平面里求縱深,并基本采用構成、半抽象的方式來組成它的畫面肌理,那由顏色分解而又組成一體的各種塊面,亦木亦石亦土,同時又非木非石非土;細辨又確可識人是人,物是物,山是山,整個畫面靜穆、強悍、神秘而不張揚。在作品中為人獸鬼神創造性地點上紅、黃、綠或者是藍色的眼睛,是關玉良墨彩作品中的點睛之筆。這種風格的形成,主要是受藏民那種純潔、質樸的眼睛感染所致。它是作品靈性的體現,更是藝術家對生活、對人性、對人類、對社會的理解。
關玉良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胸臆的申喻與表達。他的每一件陶藝品,都有明確的主題,如戰爭與和平為主題的《捆綁的炸彈》,以環保為主題的《開裂的球體》等都反映作為一個有良知的普通百姓對和平的渴望,對社會的一種批判和反思,對人類命運的關注與擔憂。這其實是藝術家自身憂患意識的深層反映。作為一個追求藝術本真的藝術家,是在不斷的自我追求與責難中前進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藝術應該是藝術家對社會所盡的一種責任,也應該是他們對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展的一種關注和看法。現代藝術應該充分反映人類現代的生存環境,這是現代藝術作品創作的源泉。
關玉良在藝術之路上攀登、奮斗、前進,取得了這些成就,而且有這樣的義舉,個人的慷慨行為和重大的藝術巡展活動。我再次祝愿巡展取得成就,祝愿他的創作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的成績。
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劉大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