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超越時空
境界——超越時空
境界——超越時空
時間:2008-01-18 00:00:00 來源:新民晚報
名家
>境界——超越時空
 |
看他的畫,更像是透過一個拱型的建筑結構去看另外一個世界——一個極具生活氣息的地方,一個仿如夢境卻又如此親切的地方。在他的畫中,藝術與生活結合、典雅與俗物共存,經典的歷史畫面用的是新時代的表現方式。這就是以“為伊甸園尋找無公害的蘋果”命名的方少華藝術展留給我們的印象。
古老文明激蕩內心
方少華生長于荊州文化古城,深厚的歷史積淀彌撒在他心中。受環境和父輩們的熏陶,他從小就對古墻墨跡有著一份濃厚的眷戀。1979年考上了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畢業后留校,1995年調往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任教,擔任美術學院副院長、研究所所長。
豐富的閱歷給了他創作的源泉,中原古老文明激蕩著他的心,南國清風梳理著他的思想,然而,在本土與外來、傳統與現代、中學與西學的游移之中,他始終秉持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藝術責任。無論在創作《大觀園》系列,還是《防潮》系列,抑或是《似水流年》系列,方少華繪畫藝術中既有生活物象和情趣,又不失其畫作本身的深切言喻和寓意。
視覺空間時空錯置
在幾十年的藝術實踐和創作發展中,他不僅承繼了傳統藝術思想,在追求自由表現、自由聯想的同時,注重率直、天真的個人情感語言的表達,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探索和創作之路。古代拱門、回廊、立柱,古典藝術杰作和神話故事,都成為他創作的基本語言元素,把現代人生活的環境和日常生活使用的物件耕植于畫面里,構造了歷史交疊、時空的錯置,把這個時代人類的成就和困惑,矛盾和憧憬,在藝術繪畫中營造出一個極具可變性的、沖突的視覺空間畫面。喻示我們一方面享受著現代文明給予豐富物質的便利,一方面要憂慮著未知世界的明天。
執傘的手穿過畫面
古典建筑物造型與執著傘的手臂,是其繪畫中最具個人特色的符號。作品往往通過畫面中深紅色圓柱、拱門或者窗框,讓人們從一種嶄新的角度去看事物,從外看內、從古看今;更能讓欣賞者透過門、透過窗,與藝術創作時那一種最純真的沖動產生共鳴與交流。握著雨傘的手,使畫面變得輕松、親切、富有趣味;深沉的色調與豪灑的筆觸又在畫面中蘊含著濃重、深沉的意味。這種矛盾的視覺表現也許正是方少華對于生活、理想和現實的深切反思后,形成的自己獨具藝術風格魅力。
最近,有機會走進方少華的工作室,更有幸欣賞到他近期創作的《伊甸園》系列作品。色彩愈加亮麗濃郁,筆觸愈加凝厚粗獷,巨大的尺幅渲染著藝術家澎湃的胸懷和火熱的激情,具象的背后滲透地記錄著藝術家的夢想,從而撥響了一曲曲生命的絲弦。
在當代藝術趨向繁蕪的今天,方少華仍孜孜不倦地探求著對藝術本原、藝術使命以及藝術道路的思考與追求,執著地跋涉在一條通向中國式的獨特新表現主義巔峰的山道上,使油畫這一“舶來品”,在當代中國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風貌。
方少華藝術展即將在上海美術館展示。讓我們走進展覽,在享受畫家特立獨行的繪畫創作魅力的同時,品嘗他隱含在作品中的獨立精神品質和深刻思想內容,快樂地遨游在追尋藝術空間里的完美,忘憂、忘我;也期盼著藝術家在藝術的時空境界中能繼續保持住這一份激情,這一份自我,這一份自信。
 |
|
| 要吃無公害蘋果才會懂得愛2007年233x160cm |
|
|
| 回去,白茫茫的一片干凈地2007年233x160cm |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