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點評
名家點評
名家點評
周志高:
趙萬和書法幼承家學,從小打下了較扎實的唐楷基礎,在讀大學時就對書法奮力追求,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獲得上海市大學生書法比賽“優勝獎”,在當時的大學生中嶄露頭角,成為大學書法協會會長。他不以此為滿足,更加刻苦鉆研。多年來,臨時不輟,遍學“二王”“李”“趙”以及漢魏碑刻,尋拜名師指授,同時注重字外功的修煉,對古典語言學、詩詞歌賦廣泛涉獵。書藝日漸有了新的活力和面貌。他宗法古人,取法乎上,不跟時風,不趨時好,堅持走自己的路,而且相當踏實、穩健,并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貌。
王榮生:
趙萬和擅長各種書體,楷書、行書、草書尤其成就突出。
他的楷書遍學唐人,更上溯魏晉。追求平正博大的風格,不以奇巧炫人,更不涉支離乖張。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嚴謹的治學態度。
他的行書以“二王”為基礎,加入唐宋人的筆意,最后的定位在宋元之間。他用筆殺紙,有入木三分之意。點畫交代明晰,毫不茍且,注重用筆方法。其結字瘦峻,中宮緊收,時有變化,能融各家。章法布白一任自然,并不故作安排,但又處處穿插得宜,內蘊匠心。最后達到的效果是不求奇自奇,不弄巧自巧,看似平常最奇崛。
而趙萬和的草書,則長槍大戟,搖曳生姿。一是他吸收了章草的成分,獲得了額外的古意。二是強調了用筆的留駐。有時積點成線,增加了點畫的內涵。三是避開了行間穿插,采用有行無列式布局,使作品氣息流暢,自然大氣,這也與他的審美追求一致。
洪煒:
趙萬和的書法能凝神為本,達到氣和、氣順、氣貫、氣通。讀他的書法如讀好的散文,起、承、轉、合,節奏分明,清新自然,一氣呵成。有時行筆如駿馬奔馳曠野,奔放而不浮躁;有時行筆如老牛耕深泥,凝重而不笨拙;能放能收,有快有慢,如打中國太極拳,舒展有致,內功在也。
著名作家汪曾祺最后一次回高郵時,曾對一批書畫界晚生評述趙萬和的書法。他說:“從不同年代的‘萬和字’,可以看到一種從稚嫩走向老練,從工整走向靈動的軌跡。在當前喧囂時代,心性卻趨于古典,在努力尋找自家筆墨和建筑藝術的契合點,這是‘萬和字’生命之所在。
他能書各體,尤擅行草。其楷書溫雅勁健、工整秀逸;行草書更是激情跳蕩、矯健流動。偶作篆隸亦古樸端莊、雄厚蒼渾,可謂動力彌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