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在南昌開了扇窗
現代藝術在南昌開了扇窗
現代藝術在南昌開了扇窗
時間:2008-01-14 00:00:00 來源:大江網-江南都市報
資訊
>現代藝術在南昌開了扇窗
“詩性·現實”張思永作品展開幕吸引眾人捧場 |
 |
本報訊記者段萍攝影報道:昨日南昌的氣溫驟變,風雨交加的嚴寒卻沒有擋住“詩性·現實”張思永作品展開幕的火暴勢頭。溫暖的南昌美術館內,水果、蛋糕、美酒井然擺放,三人樂隊奏著優雅的音樂,觀展的嘉賓們吃著、聊著、品味著這個與曾經的南昌書畫市場與眾不同的“時尚PARTY(聚會)”?!八念伾k麗,看了讓人賞心悅目”,“我們很少在江西看到抽象畫展”,張思永的現代抽象作品展首次在家鄉舉行,猶如一陣新鮮空氣撲面而來,在這個寒冷的日子里引起人們熱烈議論。
張思永:我要為南昌帶來現代藝術
闖蕩北京十多年,在國內外舉辦了15場個人畫展的江西籍青年畫家張思永2008年終于回到家鄉首次舉辦自己的作品展,精選了自己從1998年至今每個階段最滿意的六十多幅作品。在畫展大廳的前言里,張思永向大家透露,自己的作品都是來自于兒時對南昌郊縣老家田園風景的印象。
采訪中,張思永告訴記者,這次南昌畫展的作品也曾經在中國的香港和臺灣以及美國、瑞士、荷蘭等許多地方展出過,選在2008年在家鄉舉行是一次向南昌致敬的畫展。作品里的內容大多來自于南昌老家的鄉下風景,畫中的水、浮萍、草地都有著小時候成長的記憶,只是熟悉的畫面被自己思想化而變得抽象,需要觀者去細細品味、揣摩。話到這里張思永突然話語哽咽,眼眶濕潤,讓人費解。他解釋,談到這些畫總是讓他傷感,原因并不是往事不美好,只是一個農村的孩子闖蕩在北京,卻創作了與那個城市無關的作品,最深刻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兒時對家鄉最美好的記憶。
傅抱石、黃秋園、彭友善,陶博吾,在近現代歷史中,頻出大家的江西有著深厚的藝術底蘊。但出外闖蕩多年首次回家就“大張旗鼓”地舉辦個人作品展的張思永卻表現得“毫不畏懼”。他告訴記者,江西的傳統藝術背景深厚歷史悠久,但現代藝術市場還是一個空白,需要有新鮮的血液進來,讓它更加繁榮。在自己的作品展結束后,今年3月張思永的南昌千年時間畫廊將正式開業,他還要從北京帶來更多畫家作品,讓家鄉人感受更豐富的現代藝術。他透露,今后南昌千年時間畫廊每年要在南昌至少舉辦6場畫展。
時尚的抽象畫展為南昌藝術市場吹來清新的風
昨日是張思永作品展開展首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幕酒會,邀請了六百多位嘉賓出席。是藝術家也是著名策展人的張思永告訴記者,邀請嘉賓中有來自北京收藏家的團隊,有北京圈內的藝術家好友,本地嘉賓中則有鄉下的家人、地產商、時尚人士,以及江西知名油畫藝術家等。這與南昌畫展中歷來只有業內人士、專業學生及美術愛好者參與其中的場面截然不同。張思永表示,現今藝術已越來越走向大眾,畫家靠賣畫為生自然與商業息息相關,畫展提供好的作品,就是希望邀請各方人士在觀賞的同時,能夠購買和收藏。
酒會上,一位本地的業內人士透露,他來參加張思永畫展更多的是感受他帶來的最前沿的畫展經營模式??梢钥闯?,整個畫展精心策劃,從進門的海報設置,到展廳內的燈光布置,以及巨大的嘉賓簽名板等,讓人仿佛置身一個時尚聚會,一旁擺放的水果、蛋糕、美酒飲料以及三人樂隊的現場演奏,營造出輕松氣氛,可以讓現場觀眾在愉快的聊天中盡情感受藝術的美。
現場,首次亮相的現代抽象畫展成為人們交流的主題。已故的江西著名畫家彭友善的兒子也來捧場,他告訴記者,自己對現代派藝術接觸并不是很多,但從個人的觀點感覺還是不錯,尤其是張思永對家鄉山水的風景油畫,與傳統的審美有些接近,更容易讓普通人接受。省美協油畫分會主席徐東林則表示,江西的油畫創作多為傳統寫實,現代派的抽象畫在本地能接受的人不多看的也不是很多,但這幾年國內的抽象畫發展很快,尤其是年輕人特別熱衷,因此這個畫展對江西來說是感覺新鮮的。
張思永的抽象畫顏色絢麗,在若隱若現的湖水、水草、浮萍圖案中,即使看不透內容,也被其賞心悅目的亮麗色彩而吸引。當記者在一幅《記憶的湖·與愛無關的夢》作品前正細細品味時,旁邊一位中年男性觀眾上前問,“你看懂了嗎?”。記者回頭一看,原來是五六位結伴而來的四五十歲男子,他們自稱是張思永的鄉下家人,專程趕來且是第一次出席畫展。他們告訴記者,據說這幅畫曾被叫價到20萬美元,他們好奇究竟畫里有什么讓它如此昂貴。在得知張思永作品源泉全部來自老家的山水草木,都是他們最熟悉的場景時,這群“家鄉人”若有所思地表示:對,就是家門前的那個湖,那是岸邊的水草。并立即如主人般地向旁邊的其他觀眾興致盎然地介紹起來,眾人議論紛紛引來現場熱鬧一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