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語> 王小暉、曹暇小品展
<花·語> 王小暉、曹暇小品展
<花·語> 王小暉、曹暇小品展
時間:2008-01-12 00:00:00 來源:TOM美術同盟
名家
><花·語> 王小暉、曹暇小品展
“花語”是這次展覽標識性的題目,很得體,并富有女性意味。作品所具有的女性思維的當下內涵從“花語”的字面上便可以感覺出來。透出的是溫情的母愛關懷和對藝術摯誠的追求,還有一絲不茍的繪畫態度。這就是王小暉先生與曹暇的作品所具有的精神和內在的體悟。
應當說她們是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但作品風格是不相同的。王小暉先生已是國內知名的藝術家。她用女性的敏感與執著探索著畫面與心靈的完整對話,并且自然的融合著西方藝術形式與中國畫味道的統一。人物、花卉和畫中諸造型之素在她的筆下力求完美與完整,拉近了觀眾與藝術形態的距離。作品中所具有的儒雅是作者多年的積淀所形成的,表現了王小暉先生的睿智和對現代性的自我解構。靜悄悄的畫面體現了一種文化人特有的精神氣息。細細品味作品中的形象和筆墨,會發現王小暉先生對傳統與當代性有恰到好處的掌握和其相當的理解與控制力,耐人回味且落落大方,不愧是名家之作。
曹暇作品表現的內容是花,是牡丹花,與花語的主題非常貼近。從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她努力在傳統與當代樣式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表現語境,希望表現花的內在精神和對花的外在感覺。她所具有的傳統功力和對牡丹花自然形態的掌握在她的工筆牡丹作品中表現的十分自信。重要的是在王小暉老師的提醒下,曹暇悟出了對作品形式和內容多方位的理解,嘗試著作品中表現花的方法和形成作品個性面貌的探索,而使畫面耳目一新。符號化了花的自然概念,于花一種形式和由形式因素給予觀眾的視覺新鮮感。她依旗袍這種最中國女性化概念的服飾給予了花某些文化精神。作品的形式構建著形成藝術作品的多種可能性,因此拓展藝術作品表現的空間,相信她在王小暉先生的指教下會有更好的進步,相信這次展覽會帶給觀眾更多的視覺滿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