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奧運用玉的故事:青海昆侖玉擊敗新疆和田玉
揭秘奧運用玉的故事:青海昆侖玉擊敗新疆和田玉
揭秘奧運用玉的故事:青海昆侖玉擊敗新疆和田玉
1月2日,青海昆侖玉擊敗和田玉成為北京奧運會獎牌用玉。參與昆侖玉“申奧”工作的人士透露,由于和田玉知名度高,在競爭過程中,一些專家也曾否定過昆侖玉,建議使用和田玉。
和田玉曾呼聲最高
一直參與青海昆侖玉申請奧運獎牌用玉工作的劉盛春說,曾經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全部使用和田玉、另一種則是金牌使用新疆和田玉、銀牌使用青海昆侖玉、銅牌使用遼寧岫巖玉。在這兩種方案中,全部使用和田玉的呼聲較高。而對于第二種方案,很多業內人士都提出了異議,認為這種方案無疑將幾種玉劃分出了等級,不利于玉石行業的健康發展。進行過兩次論證之后,昆侖玉得到了肯定。
四大優勢讓昆侖玉勝出
專家列出了昆侖玉用于制作奧運獎牌材料的四大優勢。首先是昆侖玉與和田玉同屬昆侖山玉礦帶,成礦條件相同,在物質組分、產狀、結構構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其次是昆侖玉具有質地細膩、儲量大、品質均勻的特點,材料塊體大,每塊奧運獎牌完全可以在一塊原料上制作完成。同時,昆侖玉具有奧運獎牌所需白玉、青白玉、青玉的全部原料品種。此外,昆侖玉相比和田玉價格較低,獎牌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
玉環將采用數碼雕刻技術
記者日前獲悉,獎牌每個玉環之間的誤差在0.05毫米之內,傳統手工制作無法實現,玉環將采用現代數碼雕刻技術完成。
據加工企業負責人介紹,1月8日,首批玉料已送往揚州進行加工,3月底前玉環將全部加工完成。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