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拍場上的舊格局 新老拍賣公司暗戰激烈
打破拍場上的舊格局 新老拍賣公司暗戰激烈
打破拍場上的舊格局 新老拍賣公司暗戰激烈
2007年,對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而言,舊的格局正逐漸被打破,市場不再是由幾家老牌公司把持了,一些新公司業績的提升、以及在成交總額排行榜上位次的上升,都標志著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新格局在2007年已經成形。
200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呈現出進一步規模化發展,就整個藝術品拍賣行業而言,2007年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一些新拍賣公司的崛起導致藝術品拍賣市場發生了格局性的變化。
北京新老拍賣公暗戰激烈
北京作為目前中國藝術品拍賣業的中心,這種變化體現的更為明顯。2005年,一批新的拍賣公司開始加入到了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的大部隊中來。其中就包括了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等數支新軍。這幾家公司或是依靠集團的品牌優勢,或是依靠公司高層人物在圈內的口碑與超強的人脈關系,因此這幾家新軍在成立之初就體現出了不俗的潛力。例如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在2005年的秋季首拍就取得了5.63億元的成交總額,其中的“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更是交出了1.08億元漂亮的成績單,可謂“一戰成名”,保利拍賣由此也迅速建立起了其油畫拍賣的品牌優勢。
匡時國際2006年首次舉行的春季拍賣的成交總額也達到了2.15億元,而在2006年秋季匡時國際適時推出的“般若光輝古代佛教文物”專場,取得了5898.7萬元的佳績,該項業務在業內獲得肯定。北京誠軒2005年秋季首拍也取得了1.68億元的成交額,在中國書畫專場中,李可染的《煙江夕照圖》以1540萬元成交,成為當時李可染拍賣最高價,目前也仍然占據李可染歷年作品成交高價的第二位。
當然,這些新軍并不能立刻“搶班奪權”,中國嘉德、中貿圣佳、北京翰海、北京榮寶等老牌公司仍然把持著內地拍賣公司交易總額的前列。保利拍賣在2005年的交易額排在內地拍賣公司的第5位,北京誠軒排在第17位。2006年中國嘉德以12.6億元的成交額占據內地拍賣“頭名”,瀚海以10.4億元緊隨其后,保利拍賣以8.18億元躋身三甲,匡時拍賣4.64億元排名第4,誠軒2.51億元排名第10。可見這些新公司業績成長之迅速。
2007年秋季拍賣結束,嘉德以17.3億元的業績拍賣內地拍賣公司的首位,保利已經以15.3億元占據“榜眼”位置,但嘉德全年舉行了60場拍賣,保利卻只有30場,保利秋季的“夜場”拍賣更是取得了4.4億元的佳績。瀚海11.1億元退到第3,中貿圣佳9.5億元排名第4,匡時8.1億元排名第5,誠軒3.72億元排名第9。而2006年成立的長風拍賣憑借07年4.4億元的成交額排名第7。
上海、江浙拍賣公司業績增長迅速
在上海、江浙地區,新拍賣公司的加入也給整個藝術品拍賣大軍帶來了亮點,例如2004年2月成立的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就以其“西泠印社”的品牌優勢迅速發展壯大,2006年西泠印社就以4.42億元的成交額排名內地公司的第5。2006年成立的上海泓盛拍賣公司首拍“中國油畫雕塑專場”就拍出了6157.6萬元的佳績。2007年春季他們的“中國油畫雕塑專場”成交額達到了6657.7萬元。
從2005年到2007年,這些新公司完成了從成長到崛起的蛻變,他們既為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注入了活力,同時也使拍賣公司之間的競爭趨于白熱化。對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而言,舊的格局正逐漸被打破,市場不再是由幾家老牌公司把持的“舞臺”了,這些新公司業績的提升、以及在成交總額排行榜上位次的上升都標志著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新格局在2007年已經成形。
香港拍賣市場穩中求進
毋庸置疑,香港已經成為亞洲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中心。這與佳士得、蘇富比兩家公司把他們在亞洲拍賣業務重點放在香港這個貿易自由港有直接的關系。香港蘇富比1973年就在香港舉行了首場拍賣,至今已經營了34年。香港佳士得1986年舉行首拍,今年也進入到了第21個年頭。憑借他們的品牌優勢以及規范化的操作模式,這兩家公司在香港的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業績也大幅提升。從近兩年的成交情況來看,2006年香港佳士得以25.7億元人民幣的成交總額居中國藝術品拍賣公司成交額的首位,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以15.5億元位列其后。2007年香港佳士得全年的成交總額更是達到了35.8億元人民幣,香港蘇富比的業績也提高到了26.2億元。這兩家公司業績的飆升都與中國當代藝術火爆的市場行情有直接的關系。
2004年香港蘇富比就開始增設“中國當代藝術”專場,2006年香港春季拍賣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成交首次突破了億元大關,2007年春季香港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成交總額突破了2億元的大關,秋季更是達到了3.26億元的總成交額。香港佳士得也于2004年開始“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成交也是呈連年上升的態勢。2006年秋季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專場”及“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總成交額達到了5.54億元人民幣,2007年春季達到了6.02億元,而今年的秋季拍賣更是達到了7.69億元的高價。而且這兩家公司也不斷的創出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拍賣的成交紀錄,例如此次秋拍蔡國強的《APEC景觀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以7424.7萬港幣成交,這是目前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中成交價格最高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同時也成為了蔡國強個人作品拍賣價格新的紀錄。
臺灣藝術品拍賣市場復蘇
臺灣的羅芙奧藝術集團是一家扎根臺灣藝術市場七年有余的藝術產業集團,旗下包括了羅芙奧拍賣公司和羅芙奧投資顧問公司兩個藝術部門。羅芙奧不俗的經營成績在臺灣藝術品市場復蘇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06年羅芙奧2場拍賣的成交總額就達到了2.25億元的佳績,二十世紀大師的精品是羅芙奧拍賣的強項之一,近兩年在羅芙奧,朱德群、趙無極的作品不斷創下新的成交紀錄。2007年秋拍羅芙奧的成交總額達到了1.7億元港幣,王懷慶的作品《金石為開》以2123萬港幣創下了畫家個人作品成交新紀錄。
而臺北中誠拍賣公司、金仕發拍賣公司的紛紛成立以及取得的良好的成交業績,這些都昭示著臺灣藝術品市場正在復蘇。
2007年拍賣公司成交排行榜
排名 拍賣公司 拍賣總場次 拍賣總額(萬元)
1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19 369,633.331
2 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 18 270,310.886
3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60 173,243.606
4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30 153,642.809
5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 52 115,187.022
6 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4 95,079.511
7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16 81,123.789
8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 24 64,064.832
9 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 16 45,869.091
10 長風拍賣有限公司 10 44,511.948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