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樓冀向國際宣揚內畫藝術
張增樓冀向國際宣揚內畫藝術
張增樓冀向國際宣揚內畫藝術
時間:2008-01-11 00:00:00 來源:
名家
>張增樓冀向國際宣揚內畫藝術
|
| 張增樓(左)在圣雄甘地的墓前,將繪有甘地肖像的內畫鼻煙壺送給了甘地的學生(右) |
|
河北衡水內畫大師張增樓近日隨文化交流團到印度,在圣雄甘地的墓前,把繪有甘地肖像的內畫鼻煙壺送給了甘地的學生。先前他為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等人繪制的肖像鼻煙壺,都曾在重要外交場合作為官方禮物送給對方,被贊賞為:「從沒有見過如此奇妙的繪畫方式。」這樣的評價讓張增樓既高興又難過,他愿意為宣揚內畫藝術而更加努力。
原本用來裝鼻煙的小壺,為中國開辟一種新的繪畫形式。藝術家把上好的水晶或瑪瑙從中間掏空成口小肚大的扁圓瓶子,用特制的毛筆在瓶子內壁上作畫,中國的工筆、山水,西洋的油畫,無不栩栩如生。
在張增樓的工作室里有自制的毛筆,筆桿纖細如牙簽,筆頭一小搓兒羊毫或者狼毫和筆桿成「L」形,用膠固定,這些纖小的東西在方圓之間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內畫大師們除了頸椎、腰椎,左邊的肩膀和胳膊也都經常犯痛,那是他們長時間左手執瓶低頭作畫落下的病根。內畫大師們的創作黃金年齡在三十五歲到五十歲之間,在這個年齡段他們技術嫻熟精力充沛,出精品最多。
張增樓說,內畫分京派、冀派和魯派,冀派傳人集中在河北衡水地區。已經五十一歲的張增樓從大學畢業后開始師從冀派創始人王習三,如今已是有名的「小少宣」。每天晚間十時到十二時、早上六時到八時,都是張增樓的作畫時間,他的作品都是被預訂好了的。
張增樓是燕山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向大學生們講解中國的民間藝術。他學美術的小女兒將在明年高考,她的志愿是藝術類院校的美術專業。張增樓表示,目前還沒有哪里家高校專門設立學科研究內畫,原因是長期以來民間的藝術大師很少能夠將內畫藝術理論寫成文字,因為缺少教材,內畫未能成為學科。他的小女兒還沒有開始學內畫,張增樓希望她先打好基礎,將來搞內畫容易上手。
據官方提供的數字顯示,衡水地區內畫產業的從業人員多達三萬,當地有專門的學習班教授內畫技法,普通人多是通過這個渠道學會一技之長,在工藝廠工作。張增樓也經營一家名為華藝的工藝美術廠,有固定工人三十多名,旺季時有一百多人。
張增樓還設計了表現中國蹴鞠運動的內畫玻璃球,他正在聯系旅游部門,希望《蹴鞠圖》能在北京奧運會上作為旅游產品受到外國友人的喜歡。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