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子]孫玉敏——求索
[東方之子]孫玉敏——求索
[東方之子]孫玉敏——求索
時間:2008-01-11 00:00:00 來源:
名家
>[東方之子]孫玉敏——求索
 |
工筆畫是中國畫中一個古老而璀璨的畫科,古往今來名家輩出。由于工筆畫的作畫過程常常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體力,因此對畫者的耐力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多元文化不斷沖擊我們視線與思維的今天,我們是否還有暇流連于工筆畫的審美與品位中;當今的工筆畫家又是怎樣一種創作狀態呢?他們的作品在新時期將以何種風貌與現代人進行對話……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訪了當代工筆畫界著名女畫家孫玉敏。
如約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孫玉敏老師是位神態嫻靜,裝扮素雅的女性。當談起她所熱愛并為之奉獻著的工筆人物畫時,她的臉上充滿了光明與自信,并娓娓道來——
工筆畫在我國的唐宋時期最為輝煌。元以后隨著文人畫的興起工筆畫開始逐漸衰落。
新中國成立以后,人物畫興起。經濟的發達帶來藝術的發展:八十年代后隨著我國經濟的振興,工筆畫開始迅速的發展起來。大家都在努力探尋工筆畫與當代藝術精神的融合,嘗試走出新的路子來。當代的工筆畫已開始振興繁榮。
工筆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一個經典而優秀的形式,幾千年來歷盡滄桑,其自身具備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為后人我們要有責任感,繼承和發揚。孫玉敏已為工筆畫奉獻了幾十年,她說自己的眼睛雖然有點花了,但至今仍在不懈地追求與努力中。是呀,一幅精美的工筆畫作品的創作過程常常是少則需要個把月,多則長達一年,這其中的艱辛與苦樂外人很難想像……對于工筆畫的現狀與前景,孫玉敏很樂觀地說:當代有很多畫家致力于工筆畫的創作和研究,使工筆畫出現了多元化的創作局面。工筆畫定會得到振興和弘揚,重現輝煌!
中國畫把對于藝術境界的追求放在首位。中國畫藝術追求境界的表現,無論古代繪畫還是當代繪畫。作為每幅畫又有其獨特的意蘊和境界。在孫玉敏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天天向上》中,孩子們在艱苦的學習環境里仍然奮發向上的精神和進取心,在畫面中反映出孩子們天真純潔的天性;《清茶》則反映的是知識女性清新、恬淡、靜謐的氣氛。畫面中,人物表情自然生動,形象纖秀,設色淡雅。其古雅的風韻寫盡人物飄逸瀟灑的內心世界。
創作的靈感來源于對生活的關注。孫玉敏認為:藝術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如果脫離開生活,創作靈感就會枯竭。在她所熱愛的生活中曾給她以很多啟迪。要善于觀察與發現生活中每個細節所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與新奇,積極地面對每一天。探索藝術形式的突破也同樣來源于生活。中國畫經歷了悠久的歷史,留下了很多表現技法,如前人總結的十八描,以及各種皴法、染法……這些技法對于表現當代生活、當代藝術已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這就要求畫家從當代的生活中提煉藝術形式和語言。藝術作品體現了藝術家全面的藝術修養、文化品味。
在生活中,藝術家要獨具慧眼,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孫玉敏就是這樣一位善于發現的人。她熱情地說:只要稍加留心,會發現生活中即使是很普通的地方都有美的存在。那些無處不在的美感激發了她繪畫的靈感,無論表現形式還是內容都從中受到啟迪。從這些日常容易被人忽視的美中,她可以感受到滄桑、感受生命……再把這些美的記憶付諸于紙上加以升華、提煉。孫玉敏說她的作品《求》、《天天向上》、《清茶》,它們各自的構圖形式皆源于生活中的感悟,源于生活中新鮮的著眼點。
在談到創作理念時,孫玉敏強調的是:最簡潔的最具沖擊力。繪畫是造型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都是經過畫家高度提煉概括后的形式符號;作品《求》為我們展示了簡潔的形在創作中的重要性。
《求》的畫面以黃色背景為主調,塑造了一位佇立在球場中央的女排運動員形象。畫面中運動員身著白色球衣,加之白色的排球,色調很單純、完整。人物低頭思考的頭部與緊抵的排球塑造成一黑一白兩個圓形的符號,造型簡練概括,形式感強。人與球交融在一起,烘托出運動員內心的思考狀態和堅強的精神。《求》通過對手部的細微刻畫——運動員手上的每個關節都纏有膠帶,以及思考狀態的描述,揭示體育運動中對技藝精益求精、頑強拼搏、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肚蟆返某晒υ俅悟炞C了體育不僅是竟技,更是人類自發的運動,是人類思想的組成部分。從體育聯想到太極、氣功……中國人講求的健身,以及精、氣、神等對精神的提煉,使人的心胸更廣,更能包容,進而達到超越自我。在體育這個大智慧中,人始終在追求、超越。在作品《求》中,畫面上雖然僅此一人,代表的卻是體育運動精神。她就凝聚、佇立在那里,人們卻可以感受到她在思考,努力拼搏,不斷地追求、超越的體育運動精神。形象雖然簡潔明了,卻很有沖擊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以簡潔的構圖,勁挺的線條,它以深刻的藝術精神和時代風貌再現了中國傳統繪畫形式與風格的神韻?!肚蟆烦晒Φ赝ㄟ^中國文化內涵表達了體育和奧林匹克精神。
作品《求》還有一個獨到之處,那就是動與靜的巧妙構思。中國畫講求靜的境界,這在該作品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并且這個靜是借動來烘托出的,動與靜相得益彰。我們看到孫玉敏的很多作品都表現了靜謐的境界,但每件作品的表現又不同。靜的氛圍中又不乏生動的成分。正如《求》中,體育運動本身是動態的,而那一霎那間人物形態是靜的,巧妙的抓住這一瞬間的節拍以突出反差,加之畫面上空以及地面的很多滾動中的排球增加了畫面的動感,用球的動突出了運動員思考的靜。使得畫面所表現的時空更加豐富、開闊,傳達出更多的資訊。
每一幅作品,都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在《求》的創作過程中,孫玉敏以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與神圣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嘔心瀝血。2004年3月23日,在瑞士洛??偛繃H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奧林匹克體育與藝術大賽”上,孫玉敏的中國畫《求》獲得了大賽繪畫作品類唯一金獎,為中國體育藝術事業贏得了殊榮。同年6月在巴塞羅那國際會議中心特別召開了全球文化論壇,國際奧會主席羅格先生、名譽主席薩瑪蘭奇先生等親自出席了大會。在會上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羅格先生親自向孫玉敏頒發了帶有他親筆簽名的獲獎證書;與此同時,臺上的大螢幕出現了《求》這件作品,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藝術是沒有國界的。真正能打動人心靈的作品無需更多的言語?!肚蟆返玫搅藝H評委們的認同,并以滿票通過獲得金獎;也得到了薩瑪蘭奇先生的關注。孫玉敏在2000年赴法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主辦的《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大展》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金會主席凱夫雷在看了孫玉敏的《天天向上》之后也產生了共鳴,說令他回憶起了自己童年時上學的情景;《天天向上》也得到了教科文組織官員的好評。孫玉敏曾在異域留下很多足跡。她曾在埃及辦過個展——1999年赴埃及參加阿斯旺國際雕塑藝術研討會,在閉幕式上舉辦了《孫玉敏中國畫.埃及寫生作品展》,作品受到了各國藝術家和媒體的贊譽。中國駐埃大使館也出席了開幕式。問及孫玉敏此時此刻的心情時她說:為祖國感到驕傲,為偉大的中華民族藝術而感到自豪!
孫玉敏是當代工筆畫界杰出的女畫家,也是當今中國畫界獲得獎項最多的一位女畫家。中國的工筆畫藝術正是有著象她這樣的中堅力量在不懈努力而得以不斷發揚光大。我們衷心地祝愿她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地拓展,不斷地超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