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懷寧孫家城遺址發現許多獨特現象
安徽懷寧孫家城遺址發現許多獨特現象
安徽懷寧孫家城遺址發現許多獨特現象
損壞的陶器被整齊排放在文化層,小型陶器類似老鼠。安徽懷寧孫家城遺址發掘工作7日全部結束,考古人員稱,該遺址中存在許多獨特現象,尤其是一些出土器物非常少見,其擺放方式更是“前所未見”。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朔知告訴記者,迄今為止,孫家城遺址已經發掘出土了200余件鼎、豆、斛、杯、釜等陶器以及錛等石器,至少涵蓋了距今4000年前到6000年前的三個歷史時期,其中包括備受世人矚目的薛家崗文化時期。
孫家城遺址出土的大量彩繪陶瓷極具特色,其表面繪有包括戳印連弧紋、井字紋在內的豐富的紋飾;鼎足的足根部位有橫行的突脊,形態自成一格。“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器物的擺放方式前所未見,幾十件損壞的陶器也被規規整整地正放或倒扣著,早期的文化層里幾乎每層都有。這種現象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目前,我們還無法對這一現象作出解釋。”朔知說。
與此同時,孫家城遺址還出土了一批小型陶器,其形似人、豬及一種類似老鼠的動物。除陶人外,其他造型都比較具體、精致。出土的陶豬中,僅有一只形似野豬,其他都呈現出家豬的形態,盡管這些陶器的具體用途尚不能被解釋,但都可以體現新石器時代的經濟形態。
據介紹,孫家城遺址位于安徽懷寧縣馬廟鎮栗崗村境內,與安徽唯一自成系統的部族文化——薛家崗文化具有重要聯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