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發現孫悟空前身“白衣秀才”像
福建發現孫悟空前身“白衣秀才”像
福建發現孫悟空前身“白衣秀才”像
時間:2008-01-08 00:00:00 來源:
收藏
>福建發現孫悟空前身“白衣秀才”像
順昌縣博物館館長王益民測量“白衣秀才”像
福建省順昌縣考古工作者日前在順昌縣嵐下鄉黃墩村發現了一尊孫悟空前身“白衣秀才”的木雕神像。
據順昌縣博物館館長王益民副研究員介紹,這尊“白衣秀才”木雕神像置于黃墩村海拔695米歧頭山岡“通天亭”的神龕內。神龕內僅祀一尊高1.03米的“通天大圣”木雕神像,神像為頭戴綸巾帽、眉清目秀的文士造型。通天亭后約1米,平行矗立一座由3通石碑組成的“通天大圣”露天神壇,主碑豎行陰刻“通天大圣”楷體碑文,碑高0.98米,碑頂雕飾宋元風格的荷葉帽。
據介紹,《西游記》故事經歷了唐代的唐僧階段,宋代的白衣秀才、猴行者階段,元至明初齊天大圣、通天大圣等名號不定階段,明代中期孫悟空被確定為齊天大圣階段。“白衣秀才”出自《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孫悟空化裝為白衣秀才,與玄奘一行6人相遇,自稱花果山紫云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來助和尚取經。
王益民說,雖然這尊“白衣秀才”木雕神像的雕制年代尚待確定,但就其形象傳承而言,卻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淵源,它的發現意義重大。順昌境內目前發現的40多處通天大圣、齊天大圣神壇和廟宇中所見的孫行者神像皆為猴形,僅此一尊為早期的“白衣秀才”原型,它與當今國內發現最早的相關文獻記載相一致,是不可多得的實物佐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