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收藏新寵——天津的唐卡傳說
2008收藏新寵——天津的唐卡傳說
2008收藏新寵——天津的唐卡傳說
時間:2008-01-07 00:00:00 來源:津報網-每日新報
拍賣
>2008收藏新寵——天津的唐卡傳說
 |
前幾天一個朋友從西藏回來,說帶了幾件好東西讓大家欣賞,到他家里一看,是幾幅唐卡。還是前些日子,又一個朋友說是從北京古玩城里淘到了一件寶貝,給大家一看,又是一幅唐卡。看來,2008年的收藏寶典里,是離不開唐卡了。
隨著到西藏旅游的朋友越來越多,西藏文化也從早先的小眾文化成為現在的大眾文化。關于西藏文化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在這些話題中,唐卡以越來越猛的勢頭展現在大家眼前。其實在很早以前,唐卡就進入了一些有眼光的收藏家的視野,只不過現在,唐卡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所關注,認可并收藏。
2007年12月初,在北京匡時拍賣公司的秋拍中,集中推出了幾十幅精美的明清時期的唐卡,其中最大的一幅清代唐卡成交價近90萬元。曾經以創造過國內金銅佛像成交紀錄而聞名的北京匡時拍賣公司,此次集中推出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唐卡精品,也在表明收藏市場的導向與需求。
許多人都見過唐卡,都知道是一種很好看的畫,但是都不太明白這種畫為什么叫唐卡。其實,唐卡是藏文發音的音譯,是在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繪畫藝術,是一種以表現宗教題材為主的重彩裝飾繪畫。唐卡多在布面上畫畫,也有在紙上作畫的,還有刺繡、織錦、緙絲和貼花等織物唐卡。
唐卡畫便于攜帶、懸掛,也易于收藏。近年來,隨著“西藏熱”的傳播與升溫,唐卡這一具有濃郁藏民族特色的藝術,也開始成為眾多收藏者的新寵,唐卡的市場價值也在迅速升高,而且據專家分析,還擁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因為唐卡是國際上獨樹一幟的畫種,它帶給人們的不光是精美的畫面,還傳遞一種平和吉祥的精神信息。
其實,收藏精美的唐卡也不一定非得要去西藏不可,足不出津門,就能見到很好的唐卡,而且種類很多。這也正是咱天津收藏市場層次豐富的特色。
尼泊爾唐卡 起步價位幾百元
有一種說法是,最早的唐卡就是在尼泊爾出現的。所以,尼泊爾的唐卡與西藏的唐卡是一脈相承的。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說其實西藏的許多旅游紀念品店中出售的唐卡,都是尼泊爾出產的,因為面對突然火爆的需求,藏區的出產量跟不上了。而尼泊爾是唐卡的出產大國。但是您為了請幾幅唐卡也用不著專門去趟尼泊爾,何況現在尼泊爾正亂著呢,也不安全。最近在睦南道與昆明路交口,新開了一家小店叫“龍帝亨唐卡”,就是專營尼泊爾唐卡的。年輕的女店主也是藏文化的研究者,據她介紹,尼泊爾的唐卡風格與藏區的唐卡風格稍有區別,尼泊爾的唐卡看起來更艷麗一些,顯得更輝煌。在尼泊爾有著名的幾所唐卡學校,繼承尼泊爾唐卡繪畫的傳統,雖然唐卡學校通常規模并不大,但是學生們的水平都很高,他們用線勾勒、填色、磨光等程序和技能,都傳承了繪制唐卡的古老傳統。
這里展示的唐卡都是專門從尼泊爾定制的,繪畫水準都不低,但出乎意料的是,價位都不是很高,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要知道,在現在的市場行情中,一幅青海地區新繪制的唐卡,價錢也要在七八千到萬元左右。據介紹,這是因為尼泊爾的物價便宜,所以才讓尼泊爾的唐卡顯示出了“親和力”。欣賞過唐卡的人都會明白,一幅唐卡,再簡單的也得畫一個月,尺幅稍大些的,就得兩三個月才能完成。唐卡繪畫的一般程序是先在畫布上描出白描線條、勾線,然后分部位填色,描上金線或者金粉,描繪上金粉或金線的唐卡,還要用瑪瑙筆反復摩擦令其金光閃現出來,這樣的唐卡,即使在很幽暗的室內,也能閃閃發光。這里展示的幾幅“財神像”唐卡,畫工縝密,形象生動,頗能代表尼泊爾唐卡的特色。但是因為尼泊爾有法律規定,超過一百年歷史的文物一律不能出境,所以,古董級別的尼泊爾唐卡,我們還不能在這里請到,也算是小小的遺憾。
明清唐卡 一萬兩萬算撿漏
在藝術品市場,中國古代繪畫開始由過去的“慢火”改為“明火”,一幅仇英七千多萬。所以要是從古代繪畫的角度,就不難理解明清時期的唐卡為什么漲價這么快了。記者本人于2007年9月份曾經在北京古玩城一家店面里看上過一幅清代“大威德金剛”唐卡,開價3萬,還價1萬8,不賣。兩個月后再去,開價成15萬了。天津目前收藏古舊唐卡的人雖然還不是很多,但也有固定的一個群體。在鼓樓淘寶軒,有家“喜馬拉雅古藝術”店,店主收藏了十幾幅夠級別的明清時期唐卡,也正在展示。雖然經歷了幾百年,但這些唐卡看上去依然很燦爛。因為繪制唐卡的顏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顏料。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這是現代化學顏料所無法比擬的。礦物質原料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研磨調和后,仍然非常滯重,用一般的畫筆很難運筆作畫,唐卡的傳統畫筆鋒毫是用猞猁的尾毛制作的,這種畫筆加上這些特殊的顏料,所以才能顯示出唐卡的非凡魅力。據這里的收藏家主人介紹,最近一兩年來,唐卡的升值速度很快,現在的市場上,一幅畫工好,又夠年份的唐卡,普通的也得在五六萬元,好一點的價格在十幾萬以上,這還是說清代的,要是明代的,一百多萬也不為過。但是要特別注意,收藏古舊唐卡可不簡單,現在做假做舊的手段很多,沒有專業知識,還是最好去請新的唐卡保險些。
收藏小貼士:
簡單地說,鑒別一幅唐卡是否古舊可以先從顏料的滲入度來辨析,因為舊唐卡可把顏料“吃”進去,而做舊的唐卡明顯可看出顏料還只是浮在表面,還有就是舊唐卡的布面折痕、顏色剝落都非常自然,而用酸堿等化學物質處理過的做舊唐卡明顯生硬。
懸掛唐卡時應保持通風干燥,能配上鏡框也很好。唐卡表面的浮塵不可以用濕布、棉球擦拭,應用干布輕輕擦拭干凈。不掛時最好放在樟木箱中并放入防蟲劑,如果打算卷起來,就先用報紙包好,再罩上塑料薄膜,以防潮。
資訊
米羅名畫拍出個人最高價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胡安·米羅的代表作《藍星》12月21日在法國巴黎以1160萬歐元價格拍出,創下米羅畫作拍賣成交價紀錄。據拍賣行透露,這幅《藍星》被米羅視為自己的代表作,拍賣行估價為500萬至700萬歐元之間,成交價格遠超預期。除《藍星》以外,米羅的另一幅作品《鳥》也頗受歡迎。拍賣行估價為250萬至350萬歐元之間,最終則以620萬歐元成交。
馬未都《百家講壇》講收藏
據央視《百家講壇》欄目日前透露,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將在新年走上熒屏,與觀眾一同分享他的收藏心得。“馬未都說收藏”共分三個單元44講(家具10講、陶瓷24講、雜項10講),從2008年1月初開始在《百家講壇》播出。
馬未都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并熱衷于研究文物歷史,出版過多部收藏著作。此次走上講壇,他將透過藏品的表象,探究其所處年代的人文和社會背景。講座開播后,他的專著《馬未都說收藏》將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200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
迎來歷史最好成績
據有關機構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迎來了歷史最好成績,成交總額首次突破了200億元大關,另有160余件拍品單件成交價突破千萬元。在中國114家拍賣公司舉行的771場(次)藝術品拍賣會中,共成交了219.49億元。與2006年163.09億元的成交總額相比,增幅達34.6%。諸多業內人士表示,藝術品拍賣市場經過2006年的震蕩和調整之后,已逐步進入高潮。
 |
|
| 唐卡用特殊的顏料繪制,歷經幾百年,顏色還會很鮮艷。 |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