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棣畫神仙魚獨樹一幟
陳葆棣畫神仙魚獨樹一幟
陳葆棣畫神仙魚獨樹一幟
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黃胄畫驢、李苦禪畫鷹、王雪濤畫牡丹---這些經典墨寶成了一代大師的標志。而在當今書畫界,只要提及畫魚,特別是畫神仙魚,人們也會很自然地想到畫家陳葆棣先生。近日,陳葆棣帶著他筆下的神仙魚在朵云軒舉辦個人展覽,其靈動、傳神的技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陳葆棣在中國花鳥畫大師王雪濤先生門下習畫16年,他的繪畫繼承了先師的靈動、灑脫風格。陳葆棣長于畫魚,尤其是神仙魚,這種原產于亞馬遜河流域的精靈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才傳入我國,故前人很少涉獵,陳葆棣在大量寫生的基礎上結合前人畫魚的經驗,經恩師王雪濤畫"精"、畫"絕"的教誨,用傳統的中國畫筆墨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來自異域的觀賞魚,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多年來,陳葆棣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獨特的繪畫語言,但筆墨間一招一式中還深留著先師雪濤的蹤跡,他在繼承和借鑒的同時,不斷求新、求變,而又不遠離傳統。
陳葆棣繪畫作品近年來在全國性美展中曾八次入選并多次得獎,其作品《國色》曾被我國贈送給韓國總統,作品《百花爭艷》、《迎春》現陳列于全國政協禮堂宴會廳。1990年,霍英東先生斥資52萬港元買下幾幅陳葆棣作品。1996年,陳葆棣在阿聯酋舉辦畫展并講學,酋長為陳葆棣的中國繪畫藝術所折服,并試圖說服他留在那里,專門為他創作。后來,陳葆棣為酋長畫像留念,他的作品《靜物花瓶》由阿聯酋沙加博物館收藏。
時下,陳葆棣正值創作盛年,作品在藝術品市場上人氣頗旺。但陳葆棣對此心態很平和:"書畫高雅事,貪癡即商賈,過于貪戀金錢必然失去書畫高雅的本意。"陳葆棣更愿意把自己比成一條"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在藝術的海洋里執著地遨游。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