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都市中,傾聽大地的哭泣
繁華都市中,傾聽大地的哭泣
繁華都市中,傾聽大地的哭泣
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自古,人與自然是心心相通的。然而,來自大地的我們,在如今鋼筋水泥和霓虹閃爍的都市里,與大地的血脈勾連卻日漸淡薄,連藝術也與自然漸行漸遠……所幸的是,就在今天,由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油畫系教授張杰先生帶來的一次豐盛而美麗的繪畫展覽,將帶給我們來自大地的感動和思考———由四川省美協、四川美術學院、四川省美術館主辦的《山外有山———張杰油畫藝術展》將于今天下午在四川省美術館開幕。
他描摹心底里的山
“山外有山。”張杰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自言自語地說:那么山外之山有是什么樣的山呢?應該是一種精神吧。在張杰的《中國山水》系列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更多:山色或濃郁或蒼茫,而山形或壯闊或溫婉,其中似有一種詩意的精魂,而色彩的濃淡暈染之間,顯見對中國傳統水墨書畫的借鑒。“我覺得大山本身也象征一種精神,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這在我而言就是繪畫一種內心的文化的‘山’的精神。”張杰說。張杰表示,他之所以在以關注都市生活為主流的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的當下,卻轉而“向大山進軍”也是希望以此喚起大家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的關注,“人是從這土地來的,怎么可以忘了養育我們的土地?!”
大地私語的聆聽者
大地的話只有用心聆聽的人才能聽到、聽懂。張杰無疑這樣的人之一。大地也會流淚?《大地淚痕》的肅殺和蒼茫、淚痕絲縷畢現,“在地上看到的永遠是局部,但從飛機上看下來,水土流失的情況就更加觸目驚心了,風沙之后,那顯著的痕跡真如大地的淚痕,讓我記憶深刻……”張杰憂慮地說。當然,大地不止是哭泣,大地也有堅韌、欣喜……不信?看《山色爛漫》中大山為森林覆蓋,在季節的更替中不是顯然透露出欣喜嗎?看《綠色印記》中蒼茫大山上星星點點的綠意,應該能油然升起對于生機的渴盼與堅持……當然,不止是這些,如果你近距離面對這些令人一見難忘的繪畫,應該可以領悟更多。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