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激活了新收藏——專訪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躍進
拍賣激活了新收藏——專訪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躍進
拍賣激活了新收藏——專訪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躍進
記者:翰海首開國內當代工藝品拍賣先河的信心來自哪里?
張躍進:這個動意產生于2006年,經過大約一年的醞釀和對市場的觀察,以及與工藝大師、市場人士反復交流、切磋、探討市場所需藝術品,同時,在翰海2007年春季拍賣會預展期間展出的部分藝術品受到愛好者的普遍關注,讓我們對市場定位做到了心中有數,所以決定在秋季拍賣嘗試一下。
其實,當代工藝品在民間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市場,在北京的幾大古玩市場,都有成規模的新工藝品門店在經營,說明新工藝品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市場基礎。而這個市場一直被拍賣市場所忽視,或者說不敢輕易涉足。
記者:當代工藝品的拍賣是否會就此被收藏者所接受?
張躍進:這也是我們當初所面臨的困惑。難度在于什么樣的藝術品能夠入選拍賣,以及對拍品價值的定位。我們的思路有三個,一是在業界影響卓著的大師作品;二是能流傳百世的精品;三是藝術品材質和工藝水準具有一定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對于這樣的拍品,我們對購買群體的定位當然是具有實力的收藏家和高端投資人士。
市場和藏家是否就此接受當代工藝品的拍賣,接受與拒絕,這是一個引導問題。誰來引導?如何引導?事實證明,拍賣因其特有的優勢,是一個很有力的途徑。第一,拍賣受人關注,倘若一件藝術品拍賣價位高,媒體愿意報道,那么藝術品和藝術家就都揚名了,關注度加大了,往往就有放大效應;第二,拍賣的原則就是公開、公平、公正,價高者得。這就意味著拍賣公司就要做廣告,廣而告之,展覽、拍賣會要公開進行;公平、公正需要拍賣公司與藝術品的委托人共商一個與市場需求相吻合的價格,在拍賣會上如果高于保留價,誰出的價高,藝術品就歸誰,非常公正。
記者:從這次拍賣結果看,當代工藝品中比較受收藏者歡迎的是哪類?如何判斷當代工藝品的市場價格?
張躍進:從成交情況分析,看來比較受收藏者歡迎的是拍品材質的稀缺性和其工藝性都兼顧的藝術品,比如玉雕、雞血石雕等。
昌化雞血石,從此次拍賣成交情況來看,應該說有不俗的表現,雞血石的價值評定是以含血分布廣為標準,血的紅鮮為優劣,地子靈透為上乘,至于成交價格差別大,一定是上述原因所致。因為拍賣前預展是公開的,想買的人一定會親自審看拍品,拍賣會出價也是自愿和公開的,藏家究竟出多少錢購買,自有他們的道理。
任何一類藝術品都有它的價格評判標準,當然,這個標準并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特別是當社會的經濟發生變化時,依附于它的砝碼也會增減。古代藝術品的價格評定標準,除了年代、材質、工藝、傳承等要素以外,最重要的是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而對于當代藝術品而言,價格的不確定因素主要在于工藝的可復制性。
對于本次拍品價格的評估主要是依據藝術品的材質、尺寸、稀有度、工藝、創造者的知名度、作品設計創意等等,當然也免不了要參考相關藝術品在民間市場的交易價格。
記者:您認為翰海這次當代工藝品拍賣的成功,會不會掀起一個當代工藝品收藏的熱潮?
張躍進:我認為應該說此次當代工藝品拍賣的首戰告捷,獲得如此佳績有些出乎意料,對我們拍賣前誠惶誠恐的心情有了不小的安慰,算是給我們一個意外驚喜吧。
我們希望通過翰海拍賣的帶動,對當代工藝品的拍賣市場有個激活作用。但也不能以一場拍賣成功來判定未來市場的熱度。這僅是一個開始,我們來引導,當然也會繼續關注和發展它。我認為當代工藝的精品力作、有價值的藝術品就像現在很賣座的當代油畫一樣,是非常值得人們關注的,應該有著很大的上漲空間。
記者:現在收藏投資當代工藝品應該從何入手?
張躍進:與收藏、投資任何一類藝術品一樣,人們在進入市場之前,都應對市場情況和自己所關注的藝術品及其門類加以了解和學習。在藝術品市場中并不完全是“物以稀為貴”還要遵循“物以‘知’為貴”。
當代工藝品是翰海率先開啟的新的投資收藏領域,還需要我們和藏家共同摸索,拍賣公司是為市場和藏家服務的,不斷開辟新渠道,嘗試新思路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但這需要藝術界、收藏界及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市場是需要呵護和培育的,藝術家也是需要鼓勵和培養的。一個和諧、理性、健康的市場才是我們期待的成熟的藝術品市場。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