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書法家范正紅作品欣賞:見微而能知著
山東書法家范正紅作品欣賞:見微而能知著
山東書法家范正紅作品欣賞:見微而能知著
在全國第一屆、第二屆篆刻藝術展和幾屆全國書展、全國中青年書展中,范正紅的篆刻作品,都曾經入選。這并不是些偶然的事情。特別是在全國第二屆篆刻藝術展的評選中,按票數,他名列前茅,給評委會的委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認識正紅的時候,他才是個十六、七歲的娃娃。拿來幾枚印蛻給我看,有臨摹,也有創作。我看看他的篆刻作品,再看看他稚氣的面孔,心里總不大相信,這些東西是從他手底下出來的。后來,我不斷看到他的作品。再從這位弱冠少年的靦腆卻又自信的神態上,似乎找到了一種答案:這是一個在藝術上善于從精微處著眼的人。
他和別人比較,實在說,并沒有特別使人感到深奧的地方,都運用著手里的一把刻刀,在石面上尋找靈感。然而,他在進行創作實踐的時候,卻能夠攫取尋常被人忽視甚或看不到的東西。差異也許往往在這里。大家都在拼命追尋同一種模式的時候,他繞過藩籬,順著自己的思路探求去了,別人在冥思苦想地追索著某種風格,甚而至于陷于"我學古人,古人學稚"的困惑中去的時候,他卻始終不渝地從千百古人凝聚起的智慧結晶中,吮引著有生命力的東西。
顯而易見,傳統并不是一個沒有源頭的,使人感到沉悶的水潭。大家卟通卟通地跳進去,然后窒息在那里邊。傳統是一條貫穿古今的大川,是一泓不斷地流淌著不斷地容納著的活水,范正紅就是在這樣的巨水中變化著多種姿態,省去那些容易白白浪費掉的氣力,憑借著自己的才思,去作輕松的拼搏。
他的思想,并不在荒漠的原野上作不著不邊際的、異想天開的的馳聘。他依靠思維去尋覓,去選擇,去獲取新的立意、新格調、新的意趣、新的境界。他不屑于俯首帖耳去做他所崇拜的人------包括古人和今人------的奴隸。他師法一切前人,別無他求,只為了從他們的肩頭上一跳再跳,躍上更新的高度。
對于這樣一位有才華的年輕人來說,現在的生活也許是太清苦的了。他要教書、他要創作,他更要讀書,讀歷史、讀哲學、讀文學……這一切都融化在他的創作之中。他除去象擠海綿那樣利用業余時間堅持創作外,還要應酬那些永遠也應酬不完的附庸風雅的苛求者。這對他來說,未免太殘酷了。我可不可以對那些真有心關懷他的人說一句:你們能不能多給他一點不花成本的東西------時光!
范正紅是一位永遠不知疲倦的年輕藝術家。他正處于旺盛的創作時期,他有著不可遏制的創作欲望。一個爐火純青的黃金時代,正在等待著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