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玩石中“魚”
賞玩石中“魚”
賞玩石中“魚”
奇石中的“魚”,在動物石中是最具有靈性的物體,它“生存”于水石和山石之中,或張揚或靜默,或群戲或獨處,但無論它們以何種形式表現,只要是有了它的存在,那石面上頓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山石中的“魚”,多以圓雕的形式出現,表面看起來既古板又呆滯,然而卻極其威嚴和兇猛,它總是事先擺出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讓人誤以為它不僅溫柔而又具有親和力,從而放松了警惕心。可是,你一旦看見了它的“眼睛”,就會立即改變自己的看法。這是一條來自安徽靈璧的黃蛐蟮“魚”,其黃色的身體以及體上流動的黑色蛐蟮亮麗養目,且楚楚動人,尤其是那殘缺的“魚尾”不由得使人頓生憐意。可你全然忽視了它那黑豆般大小的“眼睛”,它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充滿了復仇的“殺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山石“魚”都兇猛異常,不可親近。當然也有例外,它是一條色彩絢麗、溫文爾雅的安徽靈璧彩石“魚”,它悠閑而飄逸,體薄且上下舒展,其“眼睛”周圍裝飾了多道不規則圓環,使本來就溫柔的“眼睛”更增添迷人的魅力。
水石中的“魚”,則是以畫面的形式來表現自己。它們大多溫順、華麗,而尤以嬉戲最多。寬闊的畫面上,“魚”兒可以自由的游動,或搖頭擺尾于水面之上,或追逐同伴于河水之中,充分體現出了散漫和無常。這是一條來自長江的“魚”,它細長如絲帶,獨自將身體彎成圓形,使自己首尾相連,以期博得他人的掌聲,既有夸耀之情又有顯擺之意。而其身邊的水草,被它戲弄于股掌之上,不僅得心應手且嫻熟之極。里表如一而又毫無掩飾之“魚”也并不少見。它就是一條招搖過市之“魚”。只見石面上呈現出藍色的水面,里面游動著一條白色的魚,安詳、肥碩而悠閑,周圍的浮物前呼后擁如同貼身隨從一般,它儼然一副王侯的模樣氣度非凡。有層次的水不僅透徹,而又顯得異常的寧靜,不見了往日的喧囂和嬉鬧。此情此景,它好像見怪不怪,尤其是那不屑一顧的眼神,分明在顯示自己的不同凡響。
石中之“魚”的形態千姿百態,而其神情更豐富多樣。可以說,人世間有多少喜怒哀樂,石“魚”中就有多少哀樂喜怒,這到底是大自然有意為之還是一種巧合,其中的奧秘誰也無法探知,只能任人去猜測。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