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端方知美
走近名端方知美
走近名端方知美
我國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石材取于廣東肇慶市(古稱端州)東郊斧柯山端溪,端硯石材又以水巖最佳。明代萬歷年間有一位叫高濂的名士評論端硯標準為“質之堅膩,撫之圓滑,觀之光彩,聲之清冷,體之厚重,藏之完整,傳之久遠?!边@些細致入微的賞析標準準確地概述了名貴端硯的美感。
這些年我常在藏市游蕩,見過端硯無數,不是光素如板,就是刻工呆板或新仿做舊,偶見老坑端硯也是多破損有殘。這回機會來了,藏友小周送來一方端硯,給近期藏友聚會帶來亮點。
這是一方近似長方圓,造型較大,質、色、材、刻四者俱佳的老坑紫端硯。硯色如帶血羊肝,滋潤純凈。硯面工藝布局分兩個部分,上為刻工繁縟清晰的鳳穿牡丹圖,下為凸弦邊飾,中心順勢淺凹硯池。鳳穿牡丹圖雖是民俗中常見的吉祥圖案,但經硯工奇巧構思,用嫻熟陽線、平凸、隱起、淺雕刀法,精雕細琢使硯面體現出立體的質感,瞧那鳥中之王鳳凰揚冠昂首,復羽雙爪挺立?;ㄖ兄跄档てG麗豐腴,在碩大綠葉扶持下盤曲在嫩綠的枝干上,迎風搖曳。不知是鳳與牡丹添色,還是牡丹給鳳添彩。硯面的祥福云氣更是繪刻得靈動精彩,深處入骨,淺處飄沒,云霧縹緲的硯右上角隱現一月牙狀天池,分明讓筆者感覺到水波流淌,中心硯池淺凹光滑,呵氣可見細密水珠滲出,這是上好石材的特征之一??v觀硯紋盡顯硯工殫思窮智,匠氣很少,不見敗痕。唐李賀詩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边@華麗古樸兼容的硯品,不正是詩人謳歌內容的寫照嗎?
硯背刻有銘文:“質潤而堅其天全,鷺造鴛聯何翩翩,征鳳儀兮王國振,鳳藻兮文淵”落款為“古梅謝道承銘”,下聆“古梅”方章印文。謝道承號古梅,侯官人(今福建福州永泰),生年不詳,卒于1796年,康熙60年(1721年)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好研習古名帖,金石,有《二梅亭集》、《硯史》等專著,是清代著名鑒硯大家,博學高齡學士。此硯銘中“鳳藻”“文淵”均是華美、深奧、淵博的贊美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