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宋瓷手談
用宋瓷手談
用宋瓷手談
圍棋是我國傳統棋藝之一,棋子分黑白兩色,分別象征日和月,表示陰陽二氣,棋盤四角喻東西南北四方。它與書、畫、琴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特別受文人的喜愛。
一副圍棋,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的精髓,北周敦煌寫本《棋經》稱 “棋子圓以法天,棋局方以類地”。東漢班固《弈旨》:“局必方正,象地則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陰陽分也。”唐代著名詩人張喬《贈弈僧》詩:“黑白誰能用入玄,千回生死體方圓。空門說得恒沙劫,應笑終年為一先。”唐太宗李世民喜愛圍棋,他寫的一首圍棋詩就有圍棋的雅號“爛柯”、“手談”和“坐隱”:“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舍生非假命,帶死不關傷。方知仙嶺側,爛柯幾寒芳。”
歷史上我國許多軍事家、謀略家也都是圍棋高手,他們利用圍棋的棋理,排兵布局,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魏蜀吳時期,劉備討伐吳國,被吳國大將陸遜火燒八百里聯營敗下陣來,諸葛亮排八陣圖,阻止陸遜進入蜀國,相傳諸葛亮正是運用了圍棋戰法使陸遜不敢進入蜀國半步。
古時候的圍棋子有石頭、木棍、玉質、瑪瑙、水晶、陶瓷等等。最早的圍棋子是用天然石子打磨,寫成了“碁”字。漢代揚雄的《揚子法言》記載:“革為鞠,斷木為棋,亦各有其法。”這里的“棋”,便是用木頭做成的了。在棋子形制上,唐和唐以前是兩面凸的,宋代開始逐漸變為一面凸一面平的形制,并在棋子表面印刻龜鶴紋樣。宋遼金三代的圍棋子,質地為瑪瑙、陶瓷,窯口是定窯、磁州窯、耀州窯等,以陶瓷圍棋子居多,自宋代以后,歷代都造陶瓷圍棋子。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韓國拍過一次200粒宋代定窯圍棋,成交價格近80萬美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貴的一副圍棋。
筆者日前得見一副圍棋,經多位專家鑒定應為宋代定窯燒制。棋子為模制,棋子底部露胎,胎質細膩堅實,棋子釉面溫潤。黑181子,白180子。部分白子釉面開片,其中四枚棋面上印福龜紋,68枚印大魚紋,其余為小魚紋。所謂黑子是由珍貴的紫金定釉燒制而成,由于紫金定釉的自然流淌作用,使圍棋印模突出的龜魚紋飾略呈白色紋案,而白色棋子上印模突出的龜魚紋飾與通身的牙白色相比更加潔白醒目。
整副圍棋系河北一藏家多年留心搜求所得。他幾年前在北京的古玩市場曾偶然見過幾次,每次只見到兩三枚,最多十幾枚,而這副圍棋雖出于三種模具,屬三副圍棋,但已經合成為一副完整的圍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