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07內地秋拍當代藝術拍賣成交排名
解讀2007內地秋拍當代藝術拍賣成交排名
解讀2007內地秋拍當代藝術拍賣成交排名
曾梵志藝術風格呈現出階段性多樣化的特征,無論是面具系列、肖像系列還是亂草風景,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1年從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以后,移居北京。今天看來,毫無疑問,遷移在某種程度上造就了曾梵志對自我藝術的感悟能力。從1994年到2001年,曾梵志一直從事著面具系列的創作,正是這些作品為他在中國當代藝壇帶來了盛名。在該系列中,畫面中的每個人物都戴著一個能完好遮蓋面孔的白色面具,面具后的人物在曾梵志構建的語境中可能扮演著各種各樣的社會身份。在面具系列的后期,開始出現了單個描繪的人物,作品的主題被剝離成了一種赤裸而孤獨的自我存在。除了面具,簡單連簡單的道具和景觀化的背景也隨之消失了。更為重要的是,作品使人覺得,構成和維系社會存在的人與人之間關系在這里也消失了。有人認為,這其實就像是曾梵志毫無遮掩地一種從新開始。在《面具系列》中,畫面上流露出很少量的油畫技巧的應用痕跡,但畫面效果卻變得熠熠生輝。這些繪畫本身有一種與其主題相匹配的平滑外觀,畫面背景的每一塊面積的著色都很均勻,似乎在力求一種表面的光滑,有時作者常用刮刀來實現這種光滑的效果。在技法上,我們沒有感覺到任何的不合適,整幅作品都是以一種專業美術的方式來處理的。我們能體會到藝術家在創作這件作品是所享受到的油畫工作的樂趣。而且令人欣慰的是曾梵志似乎重新找回了一種風格的自信。在這種風格中他個人更為專注油畫這一單純的媒介。在面具系列作品中,我們注意到,曾梵志繪畫技法語言的運用有時通過每一個人物的面部刻畫和不成比例的大手的夸張處理而變得更加充滿了表現力,似乎藝術家的全部情感正是通過人物面部和手來釋放的。
我們知道,人類總是生活在未知的世界中,暴露在殘忍的凝視下,在生存的根基中存在著一種本能的畏懼,當然也摻和著對愛和認同的向往以及對安全庇護的渴望。其實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著這樣的感覺,但是又都在拼命地否認或掩蓋著它們。曾梵志通過他的畫筆卻在不斷展開的人物繪畫中無情地揭示了人類這種普遍存在的內心虛弱。一旦面具揭開之后,在我們面前出現的將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象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