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秋拍兩開紀錄 5.5億圓滿收槌
翰海秋拍兩開紀錄 5.5億圓滿收槌
翰海秋拍兩開紀錄 5.5億圓滿收槌
翰海2007秋季拍賣會于12月17日在北京嘉里中心圓滿落下帷幕。此次秋拍,16個專場為翰海歷屆最多的一次。預展及拍賣期間,吸引了數十家海內外媒體紛至沓來,其中不乏中央電視臺、路透社、日本朝日新聞、NHK等有國際影響力的重量級媒體,同時在新浪網推出專家訪談直播,可謂媒體關注度最高的一次。總成交額5.5億元的佳績可喜可賀。作為國內今年大型拍賣會的收官之作,翰海秋拍產生了兩個天價成交紀錄,一為“清雍正 銅海水龍紋瓶”爆出成交價1570萬元的傲人成績,創造清代宮廷銅器國內市場拍賣的最高紀錄,二為“昌化雞血雕樓閣山子”以1344萬元成交,創造中國當代工藝品競買交易市場的最高紀錄。同時此季秋拍還推出三個首創,分別為國內首推“康雍乾官窯單色釉瓷器專輯”、“當代工藝品專場”以及“國石”專場,這兩個天價記錄和三個國內首創,無疑會為市場和藏家引領投資方向、打開新的收藏領域,產生積極長遠的意義。
一直以古董珍玩為突出強項的翰海此季拍賣沿續了這方面的優勢,并且有所突破和創新。此次,翰海將古董珍玩拆分成瓷器、雜項兩個部分,古董珍玩一專場推出的康雍乾官窯單色釉瓷器專輯為國內首次,涵蓋60余件清三代各色各式單色釉精瓷,因其流光溢彩、淡雅瑰麗的造型和如此集中全面的展示而被廣為關注,拍賣當天,粉青釉暗刻夔龍紋如意耳尊以成交價795萬元位居此專輯首列,仿古玉釉缸和仿龍泉暗刻龍紋罐分別以成交價448萬元和392萬元緊隨其后。而這并非本場唯一亮點,“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如意耳瓶”創出成交價907萬的佳績,并以此站到本專場成交價最高位置。而此專場更是以9319.2萬元的總成交額成為全部專場中的狀元。
《古董珍玩2》專場舉行時已近17日晚間,長達三天的拍賣此時已接近尾聲,但買家的熱情依然高漲,拍賣大廳里人氣極高。果然,開場不久,就傳出捷報,“清雍正 銅海水龍紋瓶”以50萬起拍, 拍賣師報價聲剛落,一買家直接報價200萬元,未及反應,又以百萬元階梯上揚到600萬元,場面立刻活躍起來,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最后,該拍品以1570萬元的成交價成為本季拍賣最大亮點及單價最高拍品;也同時創造了清代宮廷銅器國內市場拍賣的最高紀錄。
青銅器工藝制品,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達到了巔峰,明清兩代又出現高峰,工藝與技法有了新的突破與進展,失傳多年的技藝重又出現,尤其是清康雍乾盛世,鑄銅工藝繁復纖細、毫發必現,所鑄器物精致細膩。“清雍正銅海水龍紋瓶”高65厘米,屬“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瓶盤口,直頸,豐肩,腹部漸收。圈足外撇。通體鑄海水云龍紋,虬曲盤旋,矯健有力。腹部穿一條巨龍,逼真形象。頸部雙弦紋,圈足飾一周焦葉紋。器物質地精良,紋飾精美,生動,觀之流光溢彩,親見之人紛紛表示其所用材質與之前追回的圓明園銅獸首幾乎完全相同。有專家認為此器原應陳設于圓明園,但是否確出自圓明園還有待進一步考證。雍正一朝曾以此為范本燒制一系列青花及單色釉瓷器;是為雍正朝銅鑄經典之作。
另一天價成交紀錄出現在國石專場中,翰海首次將當代工藝品引入大型拍賣會,并嘗試推出了以“國石”為主題的專場,分別名為“國之瑰寶——當代工藝品”和“日精月華——國石藝術”。這兩個專場俱為國內首推,所含拍品除個別石材異常珍貴、令人不忍奏刀的原石外,全部為當代工藝大師的精品力作。
當代工藝品在拍賣預展時就吸引了眾多目光,拍賣當日,海內外多家重量級媒體紛紛親臨現場,大廳里座無虛席。首先進行的是當代工藝品專場,一材質精良并由中國玉雕大師汪德海妙手精研的《白玉雕大千佛國圖》以392萬元的成交價率先報喜。隨后進行的“國石”專場,28件拍品可謂聚精匯珍,壓軸出場的是國家級雕刻大師牛克思所制昌化雞血雕樓閣山子,以700萬元的高價起價,經過數十手激烈的競爭,該件拍品最終以1344萬元成交,此天價創造了中國當代工藝品競買交易市場的最高紀錄。
此件《昌化雞血雕樓閣山子》創出天價以及此專場優秀的成交表現,為當代工藝品特別是工藝大師的精作指引一個未來的市場定位。同時也釋放出一個信號,即非歷史傳承的新工藝品也有一批實力不菲的收藏群體,而這個群體一直是被拍賣市場所忽視的。此次拍賣,使我們發現了這個群體,并且引導他們收藏當代工藝大師的優秀作品,事實證明,此舉是一個意義深遠、收獲頗豐的嘗試。它向市場、公眾證明了原只在民間交易的當代工藝品完全可以進入拍賣市場并獲得良好的成績。而拍賣則會使此方面作品的交易更公開、更透明。讓我們的工藝大師及其作品受到藏家的關注,以此增進他們的創作熱情,釋放出更廣闊的靈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并通過市場運作提升其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使一些在中華民族藝術史上曾經輝煌的傳統技藝,通過經濟的手段得以傳承和保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國之瑰寶——中國當代藝術品”專場總成交價為1905.7多萬元,成交比率為80.59%,“日精月華——中國國石藝術”專場總成交價為3223.4萬元,成交比率為71.42%。這兩個首次推出的專場不但收獲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最終的成交結果也非常令人滿意。
新工藝品取得驕人成績令人驚喜。玉器部分也同樣精彩連連,總成交額達5405萬元。《懷德堂藏玉專場》的“清乾隆 和田碧玉御制暗刻描金‘御制十全老人之寶說’冊以560萬元成交,翡翠凈瓶觀音以280萬元成交。這兩件拍品為此專場成交前兩名。《中國玉器》專場“清乾隆 白玉雕花卉福壽如意”以179.2萬元取得本場最佳。
此外,本次推出的慶云堂藏書齋四品專場選件均為琉璃廠百年老店慶云堂所藏文房用品,55件拍品近乎全部成交,成交率高達97%,一“近代 雞血對章”以89.6萬元的成交價拔得本場頭籌。
“菩提主義—金銅佛像”專場共上拍108件拍品,成交84件,成交額7605.1萬元,成交率為78%。拍賣當日,現場異常火爆,競拍十分激烈,從整個秋季拍賣市場來看,此專場是今秋佛像拍賣市場上最火爆的一場,較高的成交額不僅奠定了翰海佛像專場在內地佛像拍賣市場中的地位,也使其在國際拍賣市場中成為不可輕視的一股力量。
本場,“明宣德 銅鎏金無量壽佛”最為受到關注,這尊明宣德時期的無量壽佛,是此專場中最搶眼的一件拍品,保存完整,制作非常之精美,顯出很強的宮廷佛像藝術氣息,一直以來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市場上所見明宣德時期佛像中最為精美的一件。該件拍品最終以1568萬元的高價成交,為本場最高價,也是此季秋拍單品第二高價。這么高端精美的佛教藝術品能夠達到此高位,應該是情理之中。
此次翰海著力推出清代宮廷造像專題。本場焦點之一“清乾隆 千手觀音”為內地典型的宮像,該尊造像,工藝精湛,甚為罕見。經過數輪拼搶之后以459.2萬元的高價成交。另一尊亦為內地宮廷的“清乾隆 銅彌勒佛”,也以高出估價很多的336萬元成交。與春拍相比,此次翰海佛像專場拍賣中內地宮廷造像的市場已明顯上漲,風頭大有超過永宣宮廷造像之勢。
本專場中最大特點的是高古佛像專題,一件十一世紀克什米爾地區的蓮花手菩薩,造型優美,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此件蓮花手菩薩經過數輪激烈的拼搶,最終以565.6萬元的高價成交,這表明一些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高古佛教造像,同樣會受到國內收藏家的親睞,得到國內佛教藝術品市場的認同。
書畫部分同樣表現出良好的狀態,近現代部分總成交額在7334萬元。其中李可染書畫作品專輯是翰海此次配合李可染誕辰百年紀念活動所設,包含有20件李可染先生不同時期的精品力作,是此場最大亮點,其中8件成交價都在百萬元以上。
拍賣當天,備受關注的《無限風光在險峰》以260萬元起價,一時應價甚多,轉瞬間價格便迅速上揚到400萬元,而競爭者也基本鎖定在幾家,經過幾番角力,該作品干凈、利落地敲定在487萬元,此價位確立了其在近現代書畫專場中的領頭羊位置。此場另一看點齊白石的水墨紙本《松鷹》鏡心,經過幾個回合的角力,最終落定在426萬元,為本場第二高價。李可染的《漓江勝景》和《蜀中小景》則分別以291萬元和246萬元緊隨其后。
古代書畫專場是本次拍賣各專場中拍品最多的一個,其總成交價達到了4054萬元。項圣謨的《閩中山水》以314萬元的成交價為本場最高,王翚的《松竹清蔭圖》以224萬元成交,位列本場成交價榜眼。
《中國當代書畫》專場上拍作品151件,成交130件,成交比率為86.75%,總成交額為2900多萬元,張瑞齡《楷書金剛經》以594萬元的成交價為本場最高。
油畫雕塑之《中國現代經典美術》與《21世紀亞洲當代藝術》總成交額近億元,為9550余萬元。王沂東的《醉新郎》成交價在616萬元,為此專場最高。總體來講,油畫雕塑專場成交情況達到預期所望。
本次翰海秋拍,最大特點既為翰海并沒有完全以經濟角度出發,把立意落在創拍品記錄,爆出高成交價上,而是以培育市場、引導投資,為藏家和買家調整、創新投資理念為主旨。事實證明,此次秋拍不僅得到了市場積極的回應,也同時收獲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而像這樣,勇于做市場的開拓者和鋪路石的,也只有像翰海這樣立意長遠且卓有實力的國際性拍賣公司才有能力、有決心去嘗試和堅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