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離開“上海當代”已成定局?
皮埃爾離開“上海當代”已成定局?
皮埃爾離開“上海當代”已成定局?
中國藝術博覽會市場早已經成為國際大鱷垂涎的目標,這勢必會帶來整個市場的重新整合。2008年的中國藝術博覽會市場,也許會有更精彩的看點。
在2007年即將落幕之際,因9月舉辦的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簡稱“上海當代”)而迅速蛻變的中國藝術博覽會市場出現了戲劇性的局面:“上海當代”主辦方因為有關藝術總監皮埃爾·于貝爾的議論(詳見本報12月14日對皮埃爾的專訪)而出現人事變動的傳聞,同時,國際媒體又報道了“巴塞爾盯上北京”的消息,2008年的中國藝術博覽會市場充滿變數。
國內藝術博覽會市場發生蛻變
年關將近,回顧2007年的中國藝術博覽會市場,可以說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方面,上半年以北京為背景,演出了一場中國的大型藝術博覽會如“中藝博”與“藝術北京”等幾家博覽會的“三國演義”,形成了爭相劃分勢力范圍、爭奪市場利益的競爭格局;另一方面,下半年一家由意大利專業展商博羅尼亞展覽集團操作的頂級藝術博覽會登陸上海,引發了全國藝術博覽會市場的蛻變。
今年的戲劇性表現在,上半年的“三國演義”,是國內博覽會主辦方的諸侯割據,而“上海當代”的舉辦,下半年的形勢就急轉直下,變成國際性博覽會專業展商迅速占據強勢的局面。“上海當代”不但成功揭幕,還贏得了國際藝術界的一致好評,被公認為亞洲規格最高的藝術博覽會。上海、北京乃至全國的大型藝術博覽會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沖擊。
據記者了解,2008年的上海,“上海當代”與上海藝博會將在上海雙年展舉辦的9月同時舉行。這些變化都表明,以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為契機,中國藝術博覽會市場已經成為國際大鱷垂涎的目標,這勢必會帶來整個市場的重新整合。
皮埃爾去留成焦點
不過誰也不會想到,已經成為焦點的“上海當代”剛剛登陸就面臨變局,從“最佳畫廊”到“杰出藝術家”和“驚喜發現”,“上海當代”剛剛有了自己的特色,形成“聚焦亞洲”的主題,就出現了皮埃爾將離開“上海當代”的傳聞。藝術總監將換馬對博覽會來說將意味著什么呢?為此,記者獨家采訪了“上海當代”的主辦方、意大利博羅尼亞展覽集團所屬的博羅尼亞(上海)展覽公司的總經理蔣冰女士。
她表示,關于皮埃爾的去留問題,意大利的總部還沒有作過公開表示,因此她也不會對此作出評論。她指出,在公司內部總結“上海當代”的經驗和教訓時,一方面肯定了“上海當代”在國際招商、國際推廣方面的成功之處,另一方面,也將在推選藝術家方面作出改進,特別是直接向全球藏家推薦新藝術家的“驚喜發現”單元,未來將邀請亞洲各國的國家美術館館長來推薦,以便更及時而準確地發現亞洲的新藝術家。她還指出,他們將加大對中國內地藏家的推廣工作,加大與上海和國內當地博覽會機構以及媒體的合作力度。雖然不便正式確認,但如果皮埃爾的離開已成定局,博羅尼亞方面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巴塞爾準備趁機進軍中國?
就在此時,英國《金融時報》上周一以“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盯上北京”為題,刊發了記者約書亞?列維特(Joshua Levitt)發自美國邁阿密的報道。報道稱,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的控股公司瑞士的會議中心與會展管理集團(MCH Messe Schweiz)首席執行官熱內·卡姆(Rene Kamm)本月7日表示,已與邁阿密設計(Design Miami) 敲定了一份股權置換協議。后者是由美國著名房產商克雷格·羅賓斯(Craig Robins)協同成立、并與巴塞爾邁阿密藝術博覽會同步運營的一家室內設計博覽會。他們雙方正在探索如何“運用一種完善室內設計的藝術成分”,在一年內開發出新的國際理念,包括可能舉辦北京邁阿密設計博覽會(Design Miami Beijing)。
業內人士認為,巴塞爾實際上早就瞄上了中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