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云供養繪羅漢
煙云供養繪羅漢
煙云供養繪羅漢
時間:2007-12-24 00:00:00 來源:
收藏
>煙云供養繪羅漢
五百羅漢長卷(中國畫局部) 王宏喜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自古民間就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之說。
應覺醒大和尚之邀,擅畫歷史題材的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宏喜,用兩年時間創作的長150米、高0.7米,由110張四尺宣紙聯綴而成的《五百羅漢圖》,成為上海玉佛寺的“鎮寺之寶”。楓葉飄紅的季節,在王宏喜碩大的畫室里,筆者由王宏喜、潘寶珠夫婦陪同,仔細欣賞了這一堪稱世界之最的人物畫長卷。果然,潑墨濃彩、滿紙生輝、超凡脫俗的清氣撲面而來,那活生生的500羅漢,200侍人、稚童以及飛龍、猛虎、駿馬、駱駝、大象、鳳凰、仙鶴、游魚、犬、牛、鹿……共生共享在欣欣向榮的江海山川之間,演繹著一出出太平盛世的歡樂戲文來。
筆者嘆服王宏喜對佛教文化的精深領悟和水墨小寫意人物畫技法的嫻熟把握。年屆古稀的王宏喜經歷過苦難童年、戰爭災荒、“文革”動亂和改革開放的人生歷程,他是多么渴望世界永遠和平、歡樂和富庶啊。透過千年歷史的塵埃,我們仿佛看到:王宏喜從宗教和歷史的視角切入,展開了普通百姓和諧、生動、有趣的生活畫卷。他用飽經滄桑的筆墨把人生的跌宕經歷和悲欣況味,熔鑄到了煙云供養的羅漢群象中。那些生活在四季更迭、山川秀麗的大自然中,各懷思想、各有興味、各懷所長、不同形貌特征和精神氣質的羅漢,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什么——王宏喜不無興奮地告訴筆者:“我畫的500羅漢,他們的形象是和藹可親的,完完全全是現實中的百姓眾生相。瞧,那些工人、農民、讀書人,在打坐、練功、吟詩、論文、彈琴、捕魚、砍柴、挑水、燒飯、泡茶、剃頭、修腳……有滋有味地過著無憂無慮的平和生活。我要告訴人們,羅漢并不神秘,只要潛心修行,人人都能修成正果。就是犯過錯誤的人,只要‘放下屠刀’,也能‘立地成佛’呵。”是的,那樣的清明世界朗朗乾坤該是多么美好!這就是具有強烈人文意識的王宏喜精心繪制鴻篇巨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難道不是嗎?在長卷的結尾,王宏喜別具匠心地設計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十八羅漢拜觀音”:南海洋面上,細浪輕輕,旗幡飄飄,鼓樂陣陣,曾經叱咤風云的降龍、伏虎、托塔、舉缽、坐鹿、騎象諸羅漢,與喜慶、靜坐、過江、笑獅、開心、探手、挖耳、沉思、布袋、芭蕉、長眉、看門等羅漢一起,高舉幡旗,吹奏嗩吶、笙管,乘風破浪,虔誠而愉快地拜謁觀自在菩薩,共賀眾生修成正果之喜。那是一幅多么喜慶的大結局啊!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人世滄桑的崇高理想,在這里實現了完美的契合。
 |
五百羅漢長卷(中國畫局部) 王宏喜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