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美玉滬上爭艷
兩百美玉滬上爭艷
兩百美玉滬上爭艷
由上海工藝美術學會、上海市收藏協會、中福古玩城等五家單位聯合舉辦的2007中福玉文化節暨首屆玉雕“神工獎”評選活動,將于12月22日下午在中福古玩城隆重揭幕。屆時將有來自上海、北京、新疆、內蒙古、揚州、蘇州、徐州、湖州、寧波等地的86位玉雕大師參加這次評選活動,從1012件玉雕作品中精選出來的200余件全國一流的玉雕作品將登場亮相。
由內蒙古佘太翠玉實業公司參評的“金縷玉衣”是漢代楚王劉戊墓葬的復制品,玉料產地相同,大小尺寸相同,用2900余塊玉片、400多克金線精制而成。有“南顧北宋”雅稱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和宋世義的作品也將聯袂亮相“神工獎”。顧永駿的“明月幾時有”在方寸之間抒詩情畫意,將蘇東坡撫琴賞月、感嘆人生的千古佳句刻畫得淋漓盡致;宋世義的“玉觀音”端莊典雅,雍容大度,頗有“東方維納斯”之神韻。
上海玉壇名師吳德升、倪偉濱、易少勇、王平、于涇、顏明貴、翟倚衛等人的作品均曾獲得“天工獎”金獎。這次他們參評的作品在傳統題材上出新意,在創意上求突破,體現了上海海派玉雕獨領風騷的一流水平。
蘇州楊曦的“鴿子與女人”、“靜思”、“花神”、“持蓮觀音”等作品具有濃烈的現代氣息和江南水鄉風韻;吳金星的“貔貅”、“滾馬”形神兼備,堪稱一絕;柴藝揚的山子雕工藝精細,雋秀含蓄,將蘇揚風格融為一體。
揚州軍團陣營強大,人才濟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春梅的山子雕“玉女吹簫”、“曲水流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毅進的青玉“犀牛”、白玉“鏈子瓶”,中國玉雕大師孫有賡的“滴水觀音”,代表了揚派玉雕的一流水平,充分顯示了揚州玉雕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功力。
據了解,這次首屆將評出特別金獎5個,金獎16個,銀獎、最佳工藝獎、最佳創意獎各20個。本次中福玉文化節將于2008年1月6日閉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