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裝置、多媒體藝術大行其道
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裝置、多媒體藝術大行其道
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裝置、多媒體藝術大行其道
作為美國最大的當代藝術博覽會,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Miami Beach)的第六屆在12月6日到9日奢華舉辦。據稱最初開始的一天半中,這個當代藝術的重量級走秀T臺就買氣旺盛、收益不菲,而整體的交易情況從眾多畫廊老板實在掩飾不住的興奮中就可以獲知。
裝置藝術成交喜人
這次博覽會中,除了常規的繪畫等藝術門類繼續承擔起裝飾家居、陶冶大眾的重擔外,裝置和多媒體藝術要比以往瘋狂得多,觀眾更是踴躍地刷卡簽單。比如亞歷山大·格雷畫廊(Alexander Gray Gallery)參展的是強調女權的女藝術家凱倫·芬麗(Karen Finley),她邀請觀眾在提前準備好的展墻上寫上自己母親婚前的名字。這個從1992年就開始了的項目使那堵墻上充滿了那些已經消逝了的女性獨立身份象征符號的涂寫痕跡,這件作品標價是3萬美金,并且已經售出。在現場看來,幸運兒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作品成交狀況著實喜人。如紐約的經紀人弗蘭克林·潘洛茲(Franklin Parrasch),其代理的加利福尼亞前衛藝術家克瑞格·考夫曼(Craig Kauffman)的重要作品,一件用吸塵器做成的橢圓形的墻,賣給了收藏家柏斯·魯丁·德伍德(Beth Rudin DeWoody),后者為此簽了一張13萬美金的支票。當然邁阿密也不是銷售天堂,比如同樣是那位剛成功拿到13萬美金支票的老兄就在抱怨收藏家對他最喜歡的新藝術家的作品不感興趣,那是一件繪有一只白尾灰兔的大橡皮印章,“已經都一天半過去了,可是我還是沒有為這個作品找到買家”,他顯得很無奈。
中國藝術家作品受關注
中國藝術家在這次的博覽會上也是大出彩頭,除了作為展覽區的藝術家之外,張曉剛、劉錚等藝術家的銷售狀況也不錯。張曉剛的《同志》在海外依然不缺知音。而備受觀眾和媒體關注的是來自上海香格納畫廊的參展作品。藝術家俆震在博覽會現場以1:1等大的規模復制了一個中國超市,并將其命名為“香格納超市”,里面擺滿了中國本土超市中所銷售的商品,不同的是這些商品只有外殼和包裝,里面是空的。很多觀眾都對這個作品蠻有興趣,并在里面購物消費,香格納的周禹汶小姐介紹說,這些商品均有一個中國貨幣標價,有些就是一兩元人民幣的價格。當地媒體對這個十分感興趣,并有人對這個作品專門做了學術闡釋,看來這件充滿智慧和多視角反思的作品頗有人緣。
有人認為,次級債危機并沒有對藝術市場產生多么大的震動,也許就是讓有些收藏家簽單的速度慢了點而已,而這其實對藝術市場來說并沒有什么壞處,冷靜而堅定的支持者總比瘋狂跟進、也勇于撤退的感性啦啦隊對市場更有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