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市場鐘愛海歸畫家
內地市場鐘愛海歸畫家
內地市場鐘愛海歸畫家
在近期的書畫拍賣市場上,活躍著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就是從海外留洋歸來的畫家們,他們的作品由于融合了東西方繪畫的風格,而格外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他們中的一些已經為我們所熟悉,如陳逸飛、陳丹青,而更多的是為新涉足書畫市場領域的投資者所陌生,在這些“黑馬”中如何才能選擇到“白馬”呢?
剛剛結束的北京匡時秋拍油畫專場中,備受矚目的陳丹青《西藏組畫》之《牧羊人》經過幾十輪競價,成交價達到3584萬元。至此,《西藏組畫》之《牧羊人》創造了陳丹青油畫作品迄今為止的拍賣最高記錄,在2003年中國嘉德春拍時,它的成交價只有187萬元。但這并非今年秋拍陳丹青作品超過千萬的惟一作品,在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他的油畫《國學研究院》以1344萬元成交。
近年來,以陳逸飛、陳丹青為代表的海歸畫家,越來越受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青睞,有趣的是,這些海外游子大多和上海有著密切的淵源,如魏景山、夏葆元、冷宏、陳川等。他們之中有些名字是我們所熟悉的,但更多的卻是以“黑馬”的形象出現在拍賣場上,但不俗的成績卻使得他們開始逐漸被市場所接受。一個有趣的巧合是,他們作品拍賣的最高價基本上都是在2007年所創造的,如魏景山在1978年創作的《智慧與毅力—數學家陳景潤》,在中國嘉德秋拍上以425.6萬元成交,而在此之前,他作品還沒有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超過百萬元的面對越來越多的海歸畫家,許多投資者肯定會感到非常困惑,這么多陌生的名字,如何才能在拍場上“淘金”呢?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畫家在目前書畫市場上的地位。
在今年的上海藝術博覽會上,上海豪派畫廊推出的冷宏油畫作品《春江花月夜》,在開幕第一天就被一位法國人以100萬元的價格收藏,是本屆藝博會成交價格較高的作品。市場人士評論,他的油畫山水畫得混混沌沌,宮廷歌姬畫得朦朦朧朧,顯示出東方的幽雅。
除了關注畫家在畫廊、博覽會上的成交情況之外,了解畫家在出國之前的繪畫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30年前,上海美專出了夏葆元、魏景山和陳逸飛三大才俊,油畫界又冒出了陳丹青、韓辛和林旭東。6人成了朋友,后來相繼留洋,輾轉異地謀生,夏葆元在美國為布藝公司畫畫布,魏景山則修古董,間或畫一點畫。現在只有陳逸飛和陳丹青目前被市場所熟知,但只要了解那段歷史的人,自然不會忽視夏葆元、魏景山等人的繪畫實力。
在書畫投資中,僅僅看畫家的名氣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是要看畫家本身對于繪畫的理解。在目前的書畫拍賣市場上,中西合璧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賣點。而這正是目前海歸畫家為市場所重視的原因之一。在近期舉行的崇源雅集之冷宏繪畫藝術研討會上,上海美術館學術部主任肖曉蘭就表示,像吳冠中、趙無極等畫家,對于東方文化的深刻認識,成為了他們在繪畫中融合西方繪畫原素的重要基礎,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自己的藝術語言,這樣的畫家才值得去投資。
崇源拍賣行老總季崇建則說了一個笑話,近期打電話到他們拍賣行咨詢最多的就是他們的拍賣中有沒有仇英的畫,因為在不久之前中國嘉德秋拍上,仇英《赤壁圖》以7952萬元創下記錄,而這其實是書畫投資中的誤區。因此,面對越來越多海歸畫家中的“黑馬”,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在拍賣市場上的成績,更要關注他們有沒有通過在海外的生活經歷,結合自己的東方文化的背景,創作出具有特色的畫作。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