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索寶硯米芾難割愛
蘇軾索寶硯米芾難割愛
蘇軾索寶硯米芾難割愛
米芾,北宋著名畫家,宋徽宗曾召為內廷書畫博士,曾任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米芾能詩文,擅書畫,雅鑒別,還是個大收藏家。愛收藏名硯、雨花瑪瑙、壽山石等,自成一家,名重一時。
米芾與蘇軾是同時代人,兩人是多年好友,且對文房四寶中的硯石有同樣愛好。有一次,蘇見米芾喜歡鎮江的江景,就把江邊北鬧山上一甘露寺兩邊一塊地贈給米芾建立庵舍。這就是著名的米老庵。米芾在鎮江定居后,蘇東坡仆仆南北,經過鎮江,總要到米老庵小住一段時期。至今在他們的遺作中還可以領略到兩位大藝術家的風流余韻。由于都是性情中人,相知甚深,也正因如此,蘇東坡才會向米芾求索其視同拱璧的紫金硯。
這方寶硯乃是五代時南唐大內之物,傳為李后主平日喜用的六方名硯中之一方,其石質瑩潤,呈淡紫金色,云紋嵐煙若隱若現,尤奇妙處是硯左上角山峰崢嶸,樹影重重,幽谷之上有一瀑布狀白練正對硯池,渾然天成,有鬼斧神工之妙。米芾對紫金硯極為珍愛。偏偏蘇東坡一心想得到此硯,曾兩次求索,都被米芾含笑相拒。
蘇東坡從海南流放歸來,客居陽羨今宜興,讓兒子蘇過送信給米芾,委婉表達了渴望得到紫金硯之意。米芾在“答友人求寶硯”帖中把紫金硯喻為自己的頭、自己的心,認為這樣的傳世之寶,他是要讓它與自己相伴,長留人間。至于此帖中后邊那句“豈可與清凈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真是對老朋友的萬分愛惜中隱含著的俏皮話。此句為北宋文人雅士通信中的一種飾語,令人讀來有些拗口,直白了說就是對好友也不舍割愛贈送寶硯。蘇東坡也只有一笑置之,并不曾責怪米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