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家具及清御窰瓷瓶相輝映
明清古家具及清御窰瓷瓶相輝映
明清古家具及清御窰瓷瓶相輝映
時間:2007-12-20 00:00:00 來源:
收藏
>明清古家具及清御窰瓷瓶相輝映
 |
乾隆青花折枝花卉紋四連瓶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現正同時舉辦兩項大型展覽,分別為「燕幾衎榻: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及「機暇清賞:懷海堂藏清代御窰瓷缾」,作為中國文化研究所四十周年志慶活動。
清代(1644-1911)御窰廠制作了大量裝飾風格華美,燒造技術精湛的御窰瓷器,反映了盛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王的喜好和提倡,亦是中國瓷器燒造技術臻至前所未有的高峰的明證。在「機暇清賞:懷海堂藏清代御窰瓷缾」展中,展品精選自著名收藏家鍾棋偉懷海堂的珍藏。
明清時期是中國家具制作的古典時期,家具的造型簡練典雅,接合的榫卯嚴密精巧,采用性堅質細的硬木。中國古典家具不僅風格典雅優美,且對現代家具影響深遠。「燕幾衎榻: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展覽,展品則精選自著名收藏家葉承耀醫生攻玉山房珍藏。
文物館設有免費錄音導賞及專人導賞,專人導賞須先預約安排。
乾隆青花折枝花卉紋四連瓶
幾個小瓶通體黏連而成的「連瓶」造型,屬清代新奇的造型,始于雍正朝。此四連瓶,又稱四聯瓶,是由四個小筒瓶黏連而成,自雍正朝創燒以來,至乾隆朝仍有燒造,之后絕跡。四瓶各以青花繪飾四季花卉之一,分別為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四瓶瓶底各以青花篆書寫年款一字,合成「乾隆年制」四字款。青花頗為流散,折枝花卉布局疏朗,仍有雍正朝遺風。
雍正哥釉如意耳扁方大瓶
景德鎮官窰仿哥釉的制作,始于明代永樂、宣德時期,至清代雍正時期,燒制技藝十分純熟。督陶官唐英于雍正十三年(1735)作《陶成紀事碑》有「仿鐵骨哥釉」之品種。傳世所見釉色有灰、灰褐、灰白、灰黃、粉青等色,開片大小不一,紋片有金絲鐵線特色。此瓶哥釉瑩潤,金絲鐵線開片疏密有致,底款是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瓶的造型是參考漢代鈁壺,但于頸肩兩側裝飾綬帶如意耳,應是雍正瓷仿古開今的新創,后代未見。
乾隆粉彩云紋紅彩龍紋大瓶
此為碩大的燈籠尊式瓶,繪工精巧,富麗華貴。瓶頸及肩部仿琺瑯彩,施松綠地并繪纏枝花卉及如意云肩。腹部白地,于五彩祥云之間,以紅彩繪大小二龍。龍有五爪,兩龍之間有金彩火珠。大小二龍又稱「蒼龍教子」,而龍有五爪,或是寓意帝皇父子。瓶底有松綠地紅彩篆書「大清乾隆年制」款,屬乾隆朝精工鉅制。
乾隆粉彩胭脂紅地開光御制詩壁瓶
壁瓶始見于明代宣德朝,大者懸于壁上,小者可掛于轎中,又稱「轎瓶」。清代乾隆朝大量制作,工藝講究,尤以彩瓷為尚,不少寫上御題詩句。此瓶在胭脂紅地上以粉彩繪飾番蓮紋,瓶腹開光留白,以墨彩行草書乾隆《詠掛瓶》詩一首,并押「乾」、「隆」二印。御制詩的署款是「乾隆庚午」,即乾隆十五年(1750)。該詩亦見載于《清高宗御制詩二集》卷十六。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金彩橫行篆書款。
晚明黃花梨木與大理石五足高束腰圓幾
圓幾的實例可能是傳世明式家具中最罕見的。現例幾面邊框以楔釘榫五接,中嵌紋理清晰優美的大理石面心。高束腰是由五片透雕花卉卷葉紋縧環板組成,腿足上部亦刻草花紋,雕飾優美。縧環板下安起線腳橫棖,橫棖下再有縮腰,下承線條優美的外翻卷葉紋足,足下有小墊,下承圓型托泥,下有小足。圓幾多是居中設置,四無依傍。此品體圓而委婉多姿,誠為晚明佳構。
明末清初黃花梨木太極紋靠背玫瑰椅成對
古典家具之中,扶手椅有三種主要類型,玫瑰椅是其中之一。特色是形制矮小,靠背和扶手與椅座垂直。玫瑰椅的優點是輕便靈巧,背矮不遮擋視線,置諸室內,處處皆宜。現例展示標準的玫瑰椅造型。環繞椅盤的橫棖和矮老,是明代家具的典型風格,但是椅背拱形牙子浮雕的龍頭及太極圖案,及椅座下的壺門券口牙子雕飾的卷草紋,則有清初風貌
明末清初黃花梨木帶座透格門方角柜
帶座幾柜十分罕見,其設計及傳世極少,可能與潮濕的江南天氣有關。現例為帶座方角柜,四角見方。柜分上下兩部,上部裝有透格門,帶活動式閂桿。下部柜身裝有兩扇可裝可卸的柜門,柜內設有上下兩格層與中間兩具抽屜。座幾四腿下展為馬蹄足。幾頂與其下橫棖間安兩具抽屜,兩側鑲開光縧環板
「機暇清賞:懷海堂藏清代御窰瓷缾」
展期︰即日起至明年三月三十日
地點︰中大文物館東翼展覽廳
「燕幾衎榻: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
日期︰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三十日
地點︰中大文物館西翼展覽廳
時間: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公眾假期閉館
查詢:二六○九七四一六
網址:www.cuhk.edu.hk/ics/amm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