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漆器市場漸熱 存在很大上升空間
明清漆器市場漸熱 存在很大上升空間
明清漆器市場漸熱 存在很大上升空間
在我國,從新石器時代起人們就認識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我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近幾年,漆器日漸受到藏家的關注,各大拍賣公司推出的明清精品漆器成交結果也一路看好。在今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一件明雕漆花卉圖盒以41.8萬元成交;而在不久前結束的嘉德四季小拍中,一件明漆嵌螺鈿小櫥桌和一件元明時期漆嵌螺鈿花口鳳紋盤均以17.6萬元的高價成交。可以說,明清漆器市場正日漸走熱,明清漆器也逐漸成為藏家新寵。
據我省藏家呂占元介紹,這些年香港市場中漆器的價格迅速上漲,10年前幾十萬元一件的器物,如今達到上百萬或上千萬元。尤其是宋元及明初的漆器最為精美,也最有升值潛力。清代漆器的價位雖低于前者,但成交情況也十分看好。
200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5件清代漆器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高達241.5萬元,其中一件清乾隆年間的剔紅錦紋書本式盒蓋以161.1萬元的高價成交。2004年10月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永樂剔紅雕漆云龍紋蓋盒引起了漆器收藏者的關注,最終以1126萬港元成交,一舉刷新了中國古代漆器的世界成交記錄。
呂占元說,漆器藝術品由于藝術品位較高,傳世品少,在內地未能形成像瓷器、書畫那樣的氣候,加之懂的人不多,故而在內地的價位一直不高,遠遠低于香港市場的價位。不過,中國嘉德、香港佳士得、北京翰海、德國納高等幾家拍賣公司在近幾年推出的漆器創下了令人滿意的成交結果:北京翰海2004年秋拍漆器總成交額高達467萬元,成交比率為60.7%。香港佳士得今年漆器的總成交額為188.3萬港元,成交比率為41%,其中明清漆器的比重幾乎是總成交量的50%。
呂占元分析說,內地漆器市場起步較晚,存在著很大的上升空間。隨著明清漆器市場的漸熱,相信內地的漆器價位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所提升。目前內地專項收藏漆器的人很少,原因除了認識不足之外,精品很少也是市場不火熱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人們認識的提升,國內已經有專門從海外購買傳統漆器的藏家出現,精品在這兩年內可望大批回流,從而帶動整個漆器市場價位的提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