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收藏荊棘與玫瑰共存 誰來約束鑒定專家?
投資收藏荊棘與玫瑰共存 誰來約束鑒定專家?
投資收藏荊棘與玫瑰共存 誰來約束鑒定專家?
經濟的發展造就了目前收藏市場的盛世景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資收藏市場,藝術品鑒定作為收藏投資最重要的一環現在仍然很不規范,鑒定市場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其根源在哪里,怎么樣規范鑒定市場,保持收藏市場的持續升溫已經成為文物持有者、收藏愛好者和商家等行業人士所共同關心的話題。
近日,記者采訪了在收藏市場“槍林彈雨”中戰斗了30多年的“老戰士”、文物投資收藏資深評論員楊實先生。
鑒定市場亟須整頓
商報:藝術品鑒定是藝術品投資的重要一環,當前的鑒定市場是什么樣的狀況?
楊實:目前,鑒定市場特別混亂,鑒定隊伍雜、偽、亂,亟須整頓。有一些博物館專家、考古學家、修復專家等,他們可能了解某一領域,但不是鑒定家,我們不能把這些學者簡單等同于鑒定專家。更有一些鑒定專家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昧著良心鑒定,以假亂真,賺取不義之財,這是種行為的危害,受害者會按照專家所提出的“錯誤標準”繼續執行,甚至會傳播開來,對鑒定市場危害極大。藝術品鑒定分科極細,并且“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需要的是嚴謹,不研究細節、樹立正確的鑒定觀念,就無法成為合格的鑒定專家。
商報:現在的鑒定市場出現了這么多問題,其根源出在哪里?怎么樣規范?
楊實:我認為鑒定市場的混亂狀況是由體制問題導致的,當前沒有一種制度來考核專家,甚至沒有人來約束他們,使得這個隊伍變得魚龍混雜。鑒定專家應該是通過長時間的實踐,通過對真品和贗品的細節比較辨別真偽,而非從理論上鑒別,鑒定不能光靠理論,理論上的東西是可以仿的,而惟一仿不了的是工藝特征?,F在是盛世收藏的局面,老百姓投資收藏欲望非常強烈,有關部門應該盡快整頓鑒定隊伍,樹立專家權威,指導群眾投資。最近有一個人舉辦了一個鑒定學習班,在畢業考核的時候,他拿出100塊玉讓學員鑒別,不但要挑出其中15塊新玉,還要說出每一塊的年代、產地,達到一定的準確率才可以畢業。我覺得這種方法特別好,值得借鑒,通過實踐檢驗的專家才是真正的專家。
陶瓷價值受約三要素
商報:目前很多收藏愛好者選擇陶瓷作為他們的投資目標,陶瓷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楊實:陶瓷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其歷史價值,它具有不可再生性。陶瓷制作成本的高低和出自窯址的名氣以及是否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決定了其歷史價值,簡言之,當時值錢的陶瓷現在一定值錢。其次,陶瓷價值體現在其藝術觀賞價值,其美感、神韻、品位和文化底蘊等都能夠決定其價值的高低。最后,陶瓷的價值體現在其市場價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政治制度制約以及流行熱度的高低,陶瓷的價格會出現相應變化,是市場需求決定了其價值的高低。
目鑒為主數據庫最重要
商報:目前的陶瓷市場魚龍混雜,怎樣辨別一件陶瓷的真偽?
楊實:陶瓷鑒定主要還是應該采用目鑒的方法,通過對藝術品的時代精神、工藝特點、藝術特征和品位等方面判斷其是否符合該時代的特征來辨別真偽,而以上幾個方面都是屬于精神層面的東西,是儀器無法鑒別的,所以還是目鑒更加有據可尋。而儀器的鑒定具有局限性,也很容易出現誤差,另外,儀器鑒定對于藝術品有損害,失去了完整性。當然,目鑒也有缺點,就是對于鑒定者要求比較高,需要掌握相當多的真品和贗品的“數據庫”,因為這些是你判斷的依據。
投資收藏荊棘與玫瑰共存
商報:當今很多人都看好陶瓷市場,準備躍躍欲試,您對這些初入陶瓷市場的人有什么建議?
楊實:投資收藏市場一定要持之以恒,要有“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決心才能取得成功。一定要多花一些時間學習,找真正有經驗的人引路,多了解市場,多聽、多看;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切忌功利心太重,因而“走火入魔”。初入收藏市場,一定要找懂行的人鑒定,并且對有經驗的行家的話要虛心接受,不要找理論家來鑒定。另外,搞收藏投資最忌半途而廢,經過了“槍林彈雨”的洗禮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商報:最后,請您談一下陶瓷市場未來的價值走向?
楊實:目前的陶瓷市場處于低谷階段,但是陶瓷市場往往在低谷之后反彈更強烈,從我30多年的經驗來看,不久陶瓷市場將迎來一個火熱的高潮。雖然現在陶瓷市場真品少、精品少,但是前景看好。我建議廣大收藏愛好者抓住大好時機投資收藏,將來精品文物的價值將以百倍的速度上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