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上海第十一屆藝博會期間,藝術家魏楚予創作的《求索》、《毛主席在陜北》、《毛澤東在中南海》三幅油畫作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人士的觀瞻,并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新世紀傳世之作。
魏先生的這三幅畫分別表現了毛澤東作為一位舉世無雙的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風度,以及作為一位學者的形象。畫作著眼于從毛主席不同時期的各個不同側面體現了他在領導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內心世界和不同時期的復雜思想感情。
很多國際友人觀看后都高度評價作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中央電視臺數字電視書畫頻道在采訪美國友人米爾頓·科特勒先生時,他說:“毛澤東是備受推崇和尊重的領袖,全世界的人都要進一步了解毛澤東和他的所有成就,偉大功績。”
在一個新的偉大時代,一個用心去作畫的藝術家是如何創作出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作品的呢?他的創作源泉來自哪里?筆者在同行劉慧老師的引導下,來到了位于蓮花池西里的魏楚予的創作室。當筆者一眼看到懸掛在客廳里的《求索》、《毛主席在陜北》、《毛澤東在中南海》三幅油畫時,一下子陷入了沉思,澎湃的熱血涌上心頭,被作品的真實藝術感染力震憾了。可以說,畫作上的形象比想象中的毛澤東更真實,真是一個不多見的真正的藝術品,是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為人類社會進步的探索者形象的真實寫照。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