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家“坦克庫”對談
當代藝術家“坦克庫”對談
當代藝術家“坦克庫”對談
時間:2007-12-19 00:00:00 來源:香港大公報
資訊
>當代藝術家“坦克庫”對談
|
| 方力鈞(左一)、王廣義(左三)、張曉剛(左五)、岳敏君(左七)為「藝術新新計劃」活動剪彩 |
|
中國當代藝術的四位領軍人物方力鈞、王廣義、張曉剛、岳敏君日前(十二月十日)在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齊齊亮相,為「藝術新新計劃」揭幕儀式主禮,以這四位藝術家冠名的工作室亦開設,讓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家使用。
在「坦克庫」藝術總監、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的邀請下,四位藝術家齊聚四川美術學院的「坦克庫」設立工作室,既現場作畫,又與年輕藝術家現場交流,旨在催生當代藝術的新生力量,孵化新人新作,為年輕的藝術家提供一個實驗空間和展示平臺。
開設「藝術新新計劃」
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是一個由廢棄的軍用倉庫改建而成、以軍事武器命名的藝術空間,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逐漸褪去大工業時期的色彩轉為藝術文化的集散地。「坦克庫」推出「藝術新新計劃」是指年齡在二十至三十歲的藝術家,無論性別、學歷、從事何種形式的創作,都可以提交入駐申請,一旦經過相關專家學者的評定,就可以入駐「坦克庫」內由上述四位藝術家冠名的工作室。青年藝術家入駐的計劃,將有望促成中國當代藝術之間的共生與互動。
在當代藝術市場,方力鈞、王廣義、張曉剛、岳敏君舉足輕重。張曉剛可說是「拍賣冠軍」,其作品在衆多當代藝術拍賣會上,多次以上千萬元的成交價刷新了紀錄;而方力鈞則是將藝術的影響力擴展至時尚界的藝術家,他曾經參與由張元執導,姜文、趙薇挑梁的電影《綠茶》。他們四位都參加過國內外重要的各類藝術大展,并憑個人化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樣式,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
天價之作與畫家無關
在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藝術零距離」的對話沙龍上,四位藝術家與數百名川美師生及年輕藝術家對談。現場有學生問方力鈞的畫如果轉型后不符合市場的話怎么辦,方力鈞說:「從來都是市場跟著我跑。我沒有跟過市場。」王廣義表示:「大學考了四年才考上浙江美術學院,考上后的四年又不大得到老師的喜愛。這八年都是寂寞的。畫畫要耐得住寂寞。」
當張曉剛被問到現在是否覺得自己已經成功時,張曉剛表示:「沒有,我們四個人主要都是希望年輕的學子認真學習。在藝術市場化的今天能夠獨善其身。不要變成市場的附屬物,做真正的藝術。」
在四人中,平日最忙的要數方力鈞,他不僅畫畫,還拍電影、參加時尚活動,四處「走穴」,對于方力鈞目前這種生活狀態,學生們認為會影響其藝術創作;但方力鈞表示,「走穴」就和「喝了很多水,需要上廁所」的道理相同,「走穴」就是吸取營養的過程,營養吸收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出好作品。
今年,這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在蘇富比、佳士得國際拍賣市場獲得熱烈反應,岳敏君的作品《處決》在倫敦蘇富比賣到4478萬元人民幣,張曉剛的《創世篇── 一個共和國的誕生》在紐約蘇富比賣到2300萬元人民幣,方力鈞、王廣義作品的市場價也均是在千萬元以上。
聽到「天價」這樣的字眼,方力鈞淡淡地表示:「天價和我沒什么關系,我的畫都是很久以前賣的了,現在拍到千萬元的作品,最便宜的一幅我只賣了二百美元。」張曉剛隨后補充道:「藝術家只關心藝術,不關心市場,也不對市場負責。」
海峽兩岸藝術種子交流
此外,首屆「海峽兩岸藝術種子交流計劃」作品展正在四川美術學院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一號展廳舉行。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羅振賢、臺灣華梵大學設計學院院長熊宜中等嘉賓出席了此次活動。
該交流計劃旨在促進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通過選派兩岸藝術學子進行藝術合作與交流,為藝術新人搭建平臺展示自己作品。臺灣藝術大學、長榮大學、華梵大學、四川美術學院參與,展出作品百余件,包括油畫、水墨、雕塑、陶藝等。
羅振賢、熊宜中分別致辭,對本次海峽兩岸藝術種子交流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達了他們對未來美好愿景的期待。羅中立向海內外的藝術院校、藝術機構和藝術家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以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為平臺,加強彼此交流,用藝術架起友誼的橋梁。
本次展覽將于明年一月六日閉幕,所有展品也將于明年三月移師臺灣藝術大學展覽。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