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將于2007年12月6日下午5點在巴塞爾邁阿密海灘的藝術沙龍(邁阿密海灘會議中心, 大廳D)發行《飛機和降落傘:Jonathan Napack文集》(Airplanes and Parachutes: A Jonathan Napack Anthology)來紀念已故的當代藝術寫者兼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亞洲區顧問Jonathan Napack(1967-2007)。
這本文集包括了Jonathan Napack曾經發表在國際先驅論壇報,紐約觀察,藝術新聞,美國藝術和ARTnews等多家媒體上的四十多篇文章,記錄了Jonathan Napack早期對亞洲,特別是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批評和研究(1997-2007)。本書還收錄了他在紐約任藝術專欄記者時最受矚目的評論性文章以及選自亞洲華爾街時報的烹飪文章。文集將首次以中英文兩個版本出版,以期有更多的中國讀者將看到Napack的文字。
這本文集的標題來自Jonathan Napack的中文名降落傘。這個名字的發音與“Jonathan”相同。Jonathan就像降落傘一樣,從他駐扎在香港的“基地”,頻繁的飛遍亞洲及其它的地方,然后“降落”幾天,參加當地的展覽,研究所到之處的藝術狀況。
《飛機和降落傘》(Airplanes and Parachutes)是由現任巴塞爾中國顧問Philip Tinari編輯,歐寧設計,由巴塞爾出版的。許多曾與Napack一同工作的人參與了本書的收集工作。除了侯瀚如為其作序以外,本書還收錄了艾未未,漢斯·尤利斯·奧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和楊勇等人的紀念性圖片和文章。
注:Jonathan Napack中文名-降落傘,于2007年1月20日去世。
Jonathan Napack于1967年出生在美國紐約,1992-1997年在報紙《紐約觀察》任“每日藝術”專欄記者。1997年轉移到香港,為《國際先驅論壇》做關于中國、日本、東南亞當代藝術方面的專題研究,同時為《華爾街日報》做食品方面的專題。他同時為大眾感興趣的及藝術雜志投稿。他正在撰寫一本關于“北京和亞洲青年文化”的書。他目前還是“艾未未的新中國研究”項目的執行官。1998年到去世,他一直擔任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顧問及亞洲戰略發展策劃總監。
巴塞爾發行文集 紀念亞洲區顧問Jonathan Napack
巴塞爾發行文集 紀念亞洲區顧問Jonathan Napack
巴塞爾發行文集 紀念亞洲區顧問Jonathan Napack
巴塞爾將于2007年12月6日下午5點在巴塞爾邁阿密海灘的藝術沙龍(邁阿密海灘會議中心, 大廳D)發行《飛機和降落傘:Jonathan Napack文集》(Airplanes and Parachutes: A Jonathan Napack Anthology)來紀念已故的當代藝術寫者兼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亞洲區顧問Jonathan Napack(1967-2007)。
這本文集包括了Jonathan Napack曾經發表在國際先驅論壇報,紐約觀察,藝術新聞,美國藝術和ARTnews等多家媒體上的四十多篇文章,記錄了Jonathan Napack早期對亞洲,特別是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批評和研究(1997-2007)。本書還收錄了他在紐約任藝術專欄記者時最受矚目的評論性文章以及選自亞洲華爾街時報的烹飪文章。文集將首次以中英文兩個版本出版,以期有更多的中國讀者將看到Napack的文字。
這本文集的標題來自Jonathan Napack的中文名降落傘。這個名字的發音與“Jonathan”相同。Jonathan就像降落傘一樣,從他駐扎在香港的“基地”,頻繁的飛遍亞洲及其它的地方,然后“降落”幾天,參加當地的展覽,研究所到之處的藝術狀況。
《飛機和降落傘》(Airplanes and Parachutes)是由現任巴塞爾中國顧問Philip Tinari編輯,歐寧設計,由巴塞爾出版的。許多曾與Napack一同工作的人參與了本書的收集工作。除了侯瀚如為其作序以外,本書還收錄了艾未未,漢斯·尤利斯·奧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和楊勇等人的紀念性圖片和文章。
注:Jonathan Napack中文名-降落傘,于2007年1月20日去世。
Jonathan Napack于1967年出生在美國紐約,1992-1997年在報紙《紐約觀察》任“每日藝術”專欄記者。1997年轉移到香港,為《國際先驅論壇》做關于中國、日本、東南亞當代藝術方面的專題研究,同時為《華爾街日報》做食品方面的專題。他同時為大眾感興趣的及藝術雜志投稿。他正在撰寫一本關于“北京和亞洲青年文化”的書。他目前還是“艾未未的新中國研究”項目的執行官。1998年到去世,他一直擔任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顧問及亞洲戰略發展策劃總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