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善于畫羊的那個老人去了
嘉州畫派創始人之一的李道熙大師駕鶴西歸,樂山千人追悼
“嘉州畫派創始人之一的李道熙先生辭世,樂山、四川,乃至全國又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藝術家……”4日上午,李道熙遺體告別儀式在樂山市殯儀館舉行。社會各界人士及各藝術家協會代表和市民近千人參加了追悼會,送別88歲的李老最后一程。李老的一位生前好友抑制不住悲痛和惋惜之情,含著淚說:“你看,他像是睡著了,那么安詳,那么平靜,相信他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腦溢血突發
著名畫家搶救無效去世
2日上午,從成都傳來不幸消息,李道熙先生因腦溢血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88歲。
11月29日,他和夫人喬華忠一早出門奔赴成都,祝賀卜敬恒個人畫展在蓉展出,順便去成都看病。幾天前道熙先生患了感冒,一直頭昏無力。當日他看了卜敬恒畫展,接著又去看了一個老朋友,就在離開友人家的時候突然跌了一跤,先生頓時倒地!救護車把道熙先生送到了就近的金沙骨科醫院搶救……哪知經過這一跤,先生卻和我們永別了。
書畫俱佳
他的畫作被定為文物
因李道熙先生藝術上的成就和待人的寬厚,名滿蜀中,享譽國內國畫界。李道熙早年師承嶺南畫派梁又銘,后博采眾家之長,兼收并蓄,自成一格。道熙先生的“吉羊”“水牛”“墨雞”“墨梅”在國內書畫界堪稱一絕;其中尤其擅長“吉羊”,被稱為“吉羊老人”。書畫作品先后多次在美、英、法、日、丹麥、瑞典等國展出并被收藏,其巨幅作品《山珍》、《紫藤》被天安門文管局收藏,《吉羊圖》、《迎春圖》被中南海文管局收藏,山水畫《峨眉秀色》被全國政協收藏,《墨梅》、《墨雞》被四川省博物館收藏,定為文物。著名書畫評論家李行百贊曰:“妙造真影,神采煥然,獻身藝海,美意延年。”
追憶先生
巧辭伙食團團長
他的學生、國家一級編劇陳果卿先生追憶:1962年秋,他結識了不少教師,老師們一致稱贊李道熙不但字和畫雙絕而且說話行事充滿幽默與智慧。比如說在“文革”初期,工作組要道熙先生當伙食團團團長,他雖一百個不愿意,但也不敢生硬地拒絕,不服從安排是要挨批斗的。他接手辦伙食第一天吃雞,第二天吃鴨,第三天吃魚……工作組領導滿意,覺得這位伙食團團長選好了!可是半月之后,當人們還沉浸在高興中,食堂大門上赫然貼出一張“安民告示”,內容是大家繳的一個月伙食費半月就用光,若要伙食團再辦下去請補交一月伙食費,弄得大家哭笑不得……這樣先生就辭去了伙食團團長的職務。
如今,李道熙先生走了,樂山街頭巷尾人們還紛紛議論著,嘆息著,惋惜大師的仙逝。緬懷的文字、書畫一篇篇、一幅幅在網上和各媒體登載。
著名畫家李道熙腦溢血突發去世 享年88歲
著名畫家李道熙腦溢血突發去世 享年88歲
著名畫家李道熙腦溢血突發去世 享年88歲
最善于畫羊的那個老人去了
嘉州畫派創始人之一的李道熙大師駕鶴西歸,樂山千人追悼
“嘉州畫派創始人之一的李道熙先生辭世,樂山、四川,乃至全國又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藝術家……”4日上午,李道熙遺體告別儀式在樂山市殯儀館舉行。社會各界人士及各藝術家協會代表和市民近千人參加了追悼會,送別88歲的李老最后一程。李老的一位生前好友抑制不住悲痛和惋惜之情,含著淚說:“你看,他像是睡著了,那么安詳,那么平靜,相信他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腦溢血突發
著名畫家搶救無效去世
2日上午,從成都傳來不幸消息,李道熙先生因腦溢血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88歲。
11月29日,他和夫人喬華忠一早出門奔赴成都,祝賀卜敬恒個人畫展在蓉展出,順便去成都看病。幾天前道熙先生患了感冒,一直頭昏無力。當日他看了卜敬恒畫展,接著又去看了一個老朋友,就在離開友人家的時候突然跌了一跤,先生頓時倒地!救護車把道熙先生送到了就近的金沙骨科醫院搶救……哪知經過這一跤,先生卻和我們永別了。
書畫俱佳
他的畫作被定為文物
因李道熙先生藝術上的成就和待人的寬厚,名滿蜀中,享譽國內國畫界。李道熙早年師承嶺南畫派梁又銘,后博采眾家之長,兼收并蓄,自成一格。道熙先生的“吉羊”“水牛”“墨雞”“墨梅”在國內書畫界堪稱一絕;其中尤其擅長“吉羊”,被稱為“吉羊老人”。書畫作品先后多次在美、英、法、日、丹麥、瑞典等國展出并被收藏,其巨幅作品《山珍》、《紫藤》被天安門文管局收藏,《吉羊圖》、《迎春圖》被中南海文管局收藏,山水畫《峨眉秀色》被全國政協收藏,《墨梅》、《墨雞》被四川省博物館收藏,定為文物。著名書畫評論家李行百贊曰:“妙造真影,神采煥然,獻身藝海,美意延年。”
追憶先生
巧辭伙食團團長
他的學生、國家一級編劇陳果卿先生追憶:1962年秋,他結識了不少教師,老師們一致稱贊李道熙不但字和畫雙絕而且說話行事充滿幽默與智慧。比如說在“文革”初期,工作組要道熙先生當伙食團團團長,他雖一百個不愿意,但也不敢生硬地拒絕,不服從安排是要挨批斗的。他接手辦伙食第一天吃雞,第二天吃鴨,第三天吃魚……工作組領導滿意,覺得這位伙食團團長選好了!可是半月之后,當人們還沉浸在高興中,食堂大門上赫然貼出一張“安民告示”,內容是大家繳的一個月伙食費半月就用光,若要伙食團再辦下去請補交一月伙食費,弄得大家哭笑不得……這樣先生就辭去了伙食團團長的職務。
如今,李道熙先生走了,樂山街頭巷尾人們還紛紛議論著,嘆息著,惋惜大師的仙逝。緬懷的文字、書畫一篇篇、一幅幅在網上和各媒體登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