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中國名畫觀摩記》
珍貴的《中國名畫觀摩記》
珍貴的《中國名畫觀摩記》
時間:2007-12-17 00:00:00 來源:
名家
>珍貴的《中國名畫觀摩記》
《中國名畫觀摩記》,1936年5月商務館出版,作者署名施翀鵬。該書詳細著錄故宮從未公開過的藏畫168幅,因此發(fā)行后引起轟動,很快售罄,五個月后又加印一次。這位施翀鵬,便是當代著名山水畫家、美術史論家、詩人施南池先生。成書時,年僅27歲。
今年適逢施先生誕生100周年。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了“施南池藝術研討會”。筆者從研討會組織者之一的崔紹柱先生處了解到,他至今仍珍藏著這本七十年前的原書。紹柱兄乃施南池先生入室弟子兼秘書,長期追隨乃師左右,師生感情甚篤。
施南池,名翀鵬,字南池。1929年進當時的上海市教育局主管美術教育工作,歷任美術中心站主任、美術館籌備主任,主辦過第一屆民眾藝術展覽會,參與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上海預展會工作。正是這次預展會,為他著錄《中國名畫觀摩記》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1935年11月到次年3月,中國政府應美國方面邀請,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中國藝術珍品大型展覽。作為倫敦藝展一部分,1935年4月8日到5月5日,先在上海外灘24號中國銀行預展,展出珍品1123件,其中字畫168件,全部為從未向公眾展示過的故宮藏品。施南池利用自己工作人員身份,面對希世真跡,旦夕觀摩,窮數(shù)月之功,終于完成了《中國名畫觀摩記》一書。
我國的字畫著錄著作,自唐代《貞觀公私通史》到清乾隆《石渠寶笈》,代有巨著。它辨真?zhèn)危懈呦拢瑸橹袊嬍繁4媪舜罅抠Y料。《中國名畫觀摩記》秉承這一傳統(tǒng),對著錄的每幅畫都注明尺幅,詳載作品內(nèi)容,鑒評真贗優(yōu)次,辨別蹊徑流派,登錄歷代題識,改核畫家生平,遂使該書成為當代探究古代藝術的重要參政文獻。
關于《中國名畫觀摩記》,還有一個小故事。據(jù)紹柱兄回憶,1987年6月舉辦“施南池名勝記游個人畫展”。前夕,施南池曾專程拜訪老市長汪道涵,請他作為貴賓參加開幕式。當汪市長得知面前的這位名畫家就是當年的施翀鵬時,高興得連呼有緣,隨即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正是《中國名畫觀摩記》。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nèi)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quán)。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