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家自有雜家樂
雜家自有雜家樂
雜家自有雜家樂
作為全國民間收藏的基地,報國寺豐富的資源令許多收藏愛好者怦然心動。中國銅器館的魏亞軍對此深有體會。
魏亞軍的“本家”是銅元,他的銅元收藏水平在圈內有口皆碑,長江以北很難有人能與他相比。然而,走進他位于報國寺內的小店,看到的是成排的銅鏡、成片的花錢、散碎的銀錠,以及香爐、佛像、鈔版,哪里還能瞧出銅元收藏家的樣子?
魏亞軍笑稱,自己是報國寺里“玩兒得最雜的”。除了擺在店里的這些項目,他近期又迷上了青銅筆架等文房用品。“我的本意是以藏養藏。”然而,魏亞軍逐漸體會到了涉獵廣泛的優勢,而這些優勢首先得益于他所在的報國寺。
10年前,魏亞軍從月壇轉移到新開張的報國寺收藏市場,第一眼便看中了這里的資源優勢。“我去過全國很多地方的收藏市場,大部分都見不到什么東西。除非是熟人,領回家去才能看到一些好藏品。”但報國寺卻不同,一家家看過去,都不愧“琳瑯滿目”四個字。錢幣和銅器更是強項中的強項,古幣、花錢、老銀幣、銅元、銅鏡、香爐……
如此壯觀的場面為致力于“門類通打”的魏亞軍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平臺。
看他的藏品,門類雖雜,卻是每一種都能拿出幾件精品。元代至正年(1341年至1368年)鑄造的至正之寶為權鈔錢中最珍貴的一種。至正之寶權鈔錢錢文為元順帝命翰林周佰琦所書,共有伍分、壹錢、壹錢伍分、貳錢伍分、伍錢5種,均為珍稀錢幣,其中尤以伍分及貳錢伍分為最罕。
作為他“本家”的銅元自然更不會示弱,他的一枚光邊版“江南試造當十制錢”背“一統萬年”幣堪稱機鑄方孔試鑄幣中的翹楚,鑄造精美,品相甚佳,極其罕見。據臺灣鄭仁杰著《中國銅元鑒賞》記載,光緒二十二年,兩江總督劉坤一委派藩臺江司瑞任總辦,又派營務處桂崇慶勘地建造廠房,在省城(南京)西水關內云臺閘南岸,沿河購地44畝為建廠基地,并分別向英德兩國添購機器,次年落成,定名為“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內分東、西兩廠,東廠專造銀元,西廠鼓鑄制錢。西廠于光緒二十四年三月,試造一種內有方孔的銅元,正面以“江南試造當十制錢”均勻環繞幣面,背面有“一統萬年”和“天子萬年”兩種,未發行,數量極少。2006年秋拍中,一枚類似錢幣以17.6萬元的高價成交。
他柜上的銅鏡也有不少令人“眼亮”之物。不久前他剛從外地得到一方達摩渡海鏡,八瓣菱花形,圓鈕平頂,全鏡紋飾為海水滔滔,人物及水波清晰明了,古韻天成,是難得的開門好鏡。
說起他這種“通打”的收藏理念,除了報國寺豐富的資源平臺外,魏亞軍也有一番自己的考量。“市場就是戰場,只不過沒有硝煙。而現在的市場可以稱得上瞬息萬變,只玩兒一個門類的人生意并不好做。”身處報國寺之中,魏亞軍最能感受到板塊輪動的風向和力度。他稱現在的市場是東邊不亮西邊亮,想在市場玩轉,必須懂得變通。
此外,他也在增進藏識的過程中尋求一種心理超越感。“別人會的我也會,別人不會的我還會。”魏亞軍自豪地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