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幅之間乾坤大
尺幅之間乾坤大
尺幅之間乾坤大
時間:2007-12-15 00:00:00 來源:
名家
>尺幅之間乾坤大
 |
由方氏四兄弟共同創建的江西四方書畫院,5年來,孕育出一門九丹青的同堂四世,有6位省美協會員和3位中國美協會員。他們先后參加全國大型美展50余次,獲獎無數。同時,畫院還承辦過省內甚至澳大利亞畫家畫作的展覽——
豫章城北一隅,白墻烏瓦院內,竹翠蘭幽、魚嬉貓眠,好一派明清江南民居韻味。由“大方齋”、“著心宇”、“晟園”、“云岫齋”構筑的三層四合院落,一門一窗、一瓷一硯、一石碾一枯荷,無不浸潤著傳統的民俗內涵。陶博吾先生古拙的書法遺作,將各畫室連綴為一個600平方米的回廊式展廳。這個喧囂都市中的清雅寓所,這個翰墨飄香、古韻新風的四合院,就是我省畫家方學曉、方學奇、方學良、方云四兄弟共同創建的家族型書畫院——四方書畫院。
5年來,昔日的“四方”之家已孕育出一門九丹青的同堂四世:6位省美協會員、3名中國美協會員。“四方”及第二代畫家方李、方辰、方亮、方圓、蘇米不僅參加全國大型美展50余次,而且頻頻獲獎;四方書畫院不但在全國舉辦自己的畫作巡展,而且還承辦省內甚至是澳大利亞畫家畫作的展覽。
一門九丹青的震撼
12月9日至14日,江西四方書畫院建院5周年畫展在南昌美術館舉行。120幅寫意、工筆、重彩,花鳥、山水、人物,或傳統或現代或中西合璧。一尊尊厚重壯美的醒獅、一款款酣暢淋漓的大寫意、一幀幀雍容典雅的工筆花鳥、一卷卷淡雅蒼古的清麗山水,以及一幅幅勾勒傳神的少數民族少女,無不傳遞出畫家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感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創新。“四方”九畫家,每人都閃耀著鮮明的個性色彩,不看署名即可判斷出畫作出自哪位畫家之手。
展廳里,繪畫愛好者來了,普通觀眾來了。他們在畫作前凝神、留影,還在留言簿上情不自禁地寫下激動的話語——四方藝術,氣勢恢宏;畫壇一絕,獨特家風;志堅墨熟筆生花,韻古意新畫醉人;方方正正融古今,刻意傳承滿門庭……
展廳里,專業畫家們絡繹不絕。他們感慨著贊嘆著:“省里的畫展能吸引專業畫家的很少。這個畫展真不錯,本以為是些舊畫,沒想到幾乎全是新近的大創作,真是令人肅然起敬。”“一個家庭畫院能達到這種水平和這種氛圍實在是不容易,更可貴的是,他們在學術上又都拉開了距離,都在努力尋求各自的題材、語言、風格。”“如此的規模如此的水平,可以說是超過了一些專業畫院的。”
著名攝影家宮正感嘆道:“戲曲界的梨園世家倒是不勝枚舉,可他們多半是一個流派的傳承。美術界的夫妻、兄弟畫家也不少,而像這種家族似的書畫院卻是鮮見。”他欣喜地對記者說:“這個畫展體現了筆墨精神、時代新彩,還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震撼美。”江西省美協副主席游新民談到,四方書畫院開創了江西畫家團結的好風氣,也希望有更多的美術團體來交流、展出、研討,進一步活躍我省的美術氛圍。
心靈與文化詩意地棲息
兒時隨父母在城郊一小沙洲上墾荒種菜植樹、頭枕碧波青蓮、關門研習書畫的生活,滋潤了“四方”的藝術情懷和創作靈感。而“文章節義之邦”、“采菊東籬下”的贛文化精髓,也深深地浸染著“四方”的精神世界。
以造化為師、開創了中國繪畫新時代的傅抱石,在“四方”的學術、人格上都留下深刻的印跡。方家老大方學曉說,傅抱石以苦為樂、勇于創造的精神令“四方”佩服得五體投地。傅抱石“富貴于我如浮云”、“一生不擬作忙人”、“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4枚印章,早已成了“四方”的座右銘,在他們眼里,這淡泊是指對名利和權勢不過分關注和追求,有時甚至要遠離。
正因為如此,他們的畫不為市場所左右,不為功利所羈絆,而是以純粹的自娛和自我精神的充填為目的,他們要突破的是學術上的探索和創新。中國美協會員、在報社當美編的老三方學良,總是感到自己時間不夠用。他認為,真正的藝術家要有明辨的智慧、氣沉丹田的耐心,要辛勤工作靠作品說話。因此,他的工筆花鳥,筆墨秀逸中透著悠遠高潔的意境,給人以哲理的啟迪。四方書畫院的掌門人方學曉,在全國美術界已聲名遠播。可貴的是,擅長山水的他竟然一直在做著學術上的突圍創新,從傳統山水到工筆,從重彩的老屋、古鎮再到沒骨山水,每一次突破,他都如同關閉一扇明亮的窗戶來開啟另外一扇。方學曉說:“我就是要在全國畫展中鶴立雞群!”他做到了,他的每一次藝術突破都贏得了喝彩。
幾十年來,“四方”沿先祖教習始終奉行的“在傳統中安身立命,在創新中謀求發展”的信條,不僅使他們博觀約取、厚積薄發,而且還惠及方家第二代。剛調入省書畫院的方李,其繪畫技藝、造型功力都已經顯示出了不凡實力,有多幅人物畫參加了全國性美展。并沒做太刻意的要求,可方家第二代基本上都走上了專業或業余的繪畫之路。
如今,鄰里街坊、畫家圈內都頗為推崇四方書畫院花園式的建筑。這里真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對這“花園”的要義,“四方”畫家們這樣詮釋——心靈與文化詩意地尊嚴地棲息之地。
四世同堂的和諧家風
在對四方書畫院繪畫藝術稱贊有加的同時,人們對其四世同堂的和諧家風也夸口不已。
只要有一位四方書畫院畫家的名片,其余8位畫家的聯系方式就全部可以在背面找到。他們說,因為他們9人是一個整體,不可分開。在展廳的入口處,高懸的是書畫院5年來的主要成果。而在這累累碩果中卻只有兩項說明:作品題名、獎項或展名。記者奇怪于為何不寫作者名字,方學曉一語破的:“獲獎有多有少,年齡有長有少,可不管誰獲獎都是我們書畫院的成績。”
四方書畫院的和諧,是這個四世同堂的20多口大家庭和睦相處的縮影。75歲的方家老太太,穿著花衣、捻著佛珠,爽朗地笑著:“我是好幸福喲,生的是兒子,享的可都是兒媳婦們的福。”拍拍身上的衣服,她說:“你看,這是最小的媳婦買的,新衣服穿都穿不完!”
平時,四兄弟晚上基本上都是在畫室里畫畫、交流、切磋,幾妯娌也都平靜地過著自己的家庭生活。而一旦家里有什么大事,都發揮各自的長處齊心協力去做。“大嫂生重病,是二嫂請了幾個月的假在上海照顧她。”每年除夕晚宴的菜譜一確定,都是每家抓鬮烹制,然后在一片歡笑聲中邊吃邊評出廚藝大獎。“除夕宴的采購,老太太是一定要把我們幾個媳婦全都帶上的。”
真是四世同堂,家風和諧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